沁园春长沙课后同步练习.doc

沁园春长沙课后同步练习.doc

ID:20794464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6

沁园春长沙课后同步练习.doc_第1页
沁园春长沙课后同步练习.doc_第2页
沁园春长沙课后同步练习.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沁园春长沙课后同步练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沁园春•长沙》课后同步练习(一)课外阅读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929年10月)1、本词的词牌是  ,词题是  。依长短来看,属于  ;从分段来看,是   。2、“寥廓”一词在课文《沁园春长沙》中是指          ,此处应解释为           。3、对下面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词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2、B、本词表现了诗人在革命事业首创之际对未来革命胜利的无限向往之情。C、本词表现了毛泽东在革命初期虽屡遭挫折,但仍然坚定信念,坚持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表现了胜利后的喜悦之情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D、本词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以"难老""易老"和"不似""胜似"两组矛盾的事物作比抒发感情,表现主题。(二)高考链接: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

3、纹。这首词的上半阕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鹧鸪天  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拓展提升】秋天,万物凋零的季节。纤弱的文人往往表现出“伤秋”“悲秋”的意绪。“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等等。说说你对毛

4、泽东笔下的秋天的感受,或写写你自己对秋天的感觉。(任选一项,不少于50字) 课后同步练习答案(一)1、本词的词牌是采桑子,词题是重阳。依长短来看,属于小令;从分段来看,是单调。2、宇宙的广阔 高远辽阔3、B(二)1、答: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

5、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3、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