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抗黄曲叶病基因ty

番茄抗黄曲叶病基因ty

ID:20814426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6

番茄抗黄曲叶病基因ty_第1页
番茄抗黄曲叶病基因ty_第2页
番茄抗黄曲叶病基因ty_第3页
番茄抗黄曲叶病基因ty_第4页
资源描述:

《番茄抗黄曲叶病基因ty》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番茄抗黄曲叶病基因Ty第一章引言番茄(Solanumlycopersicum)是一种世界性经济作物,我国的番茄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据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9年我国番茄栽培面积为1504803hm2,产量达到34120040t。番茄生产中经常受到病毒病的危害,由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yelloaMalathi,2003),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由南向北、自东向西迅速全国性蔓延,已在台湾、广东、广西、浙江、江苏、上海、云南、四川、陕西、山东、安徽、河北、天津和北京等20多个番茄主产区大范围发生,特别是对我国北方秋茬保护地和南方露

2、地番茄生产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据各地植保部门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年发生面积超过6.7万hm2,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由烟粉虱(Bemisiatabaci)传播,生产中可以利用60目的网纱进行物理隔离、喷施化学或生物药剂、利用烟粉虱的生物天敌以及加强田间管理来防治烟粉虱对TYLCV的传播,但是由于投资成本较高、化学药剂污染环境、害虫抗药性、病毒快速变异等因素不能从根本上达到控制TYLCV的目的。因此,利用抗病基因选育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是抗TYLCV最根本有效的解决方法(Abdelbackietal.,2010)。研究

3、表明,栽培番茄资源中缺乏对TYLCV的抗性种质,仅有一些种质表现为耐病,高抗TYLCV的材料都存在于近缘野生种中。目前已报道的抗TYLCV的野生番茄主要有多毛番茄(S.habrochaites)、醋栗番茄(S.pimpinellfium)、秘鲁番茄(S.peruvianum)、智利番茄(S.chiense)和契斯曼尼番茄(S.cheesmanii),利用这些野生材料定位到5个抗TYLCV的基因:Ty-1、Ty-2、Ty-3、Ty-4和Ty-5(Anbinderetal.,2009;Hansonetal.,2000,2006;Jietal.,2007b;Jietal.

4、,2009b;Picoetal.,1996;Scott,2007;Vidavski,2007;Zamiretal.,1994)。国内外研究学者已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选育出了一些抗TYLCV的品种并推广到生产中。但是大多数品种含有的抗性基因片段比较长,还存在一些不良性状的连锁累赘,而且利用现有的分子标记在筛选抗性材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假阳性,也容易丢失掉一些本来抗病的材料。因此,对已定位的抗性基因进一步精细定位,获得共分离的分子标记,可提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效率,同时对于克隆目的基因和分析抗TYLCV分子机制均具有重要意义。在病害大规模爆发时,含有单个基因的番茄品种

5、的抗性容易降低。因此,多基因聚合育种成为一种趋势,Vidavski等(2008)证明通过聚合不同抗源的基因可以提高番茄对TYLCV的抗性,但是相关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不同抗性基因的遗传机理和背景不同,对不同基因的抗性水平进行研究,可以为研究不同抗性基因的互作机制和高抗TYLCV聚合育种提供理论基础。1.1双生病毒1.1.1形态学结构双生病毒是一类具有孪生颗粒形态的植物单链环状DNA病毒,病毒粒子大小约1830nm,无包膜,电镜下观察病毒的壳体呈两个不完整的二十面体,蛋白亚基形成五聚体壳粒共22个分布在每个二十面体的面上,蛋白亚基的分子量约为28kD(图1.1)。1.

6、1.2双生病毒分类双生病毒基因组包括单组份基因组和双组份基因组,每个组分基因组DNA大小为2.5~3.0kb。双生病毒一般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通过昆虫以持久性循环型方式传播,经卵不传播。带毒昆虫介体通过刺吸寄主植物的韧皮部传染病毒(Goodman,1977;Harrisonetal.,1977)。自从1977年被正式命名以来,双生病毒科被划分为玉米线条病毒属(Mastrevirus)、甜菜曲顶病毒属(Curtovirus)、番茄伪曲顶病毒属(Topocuvirus)和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四个属(Fauquetetal.,2003;Prin

7、gle,1999),每个属在基因组结构、传播介体和寄主范围上存在差异。Mastrevirus、Curtovirus、Topocuvirus均属于单组份双生病毒。Mastrevirus属中有17个病毒,通过叶蝉(Eutettixtenellus)传播,主要侵染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玉米、大豆、小麦等。Curtovirus中有6个病毒,通过叶蝉或者角蝉(Micrutalismalleifera)传播,只侵染双子叶植物,特别是甜菜、番茄和甜瓜。Topocuvirus属中只含有番茄伪曲顶病毒(Tomatopseudo-curlytopvirus,TPCTV),通过角蝉传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