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豆田间管理技术

浅谈大豆田间管理技术

ID:20833906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6

浅谈大豆田间管理技术_第1页
浅谈大豆田间管理技术_第2页
浅谈大豆田间管理技术_第3页
浅谈大豆田间管理技术_第4页
浅谈大豆田间管理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大豆田间管理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大豆田间管理技术【】本文论述大豆田间管理技术,包括苗期、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成熟期,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关键词】大豆;管理;苗期;开花结荚期;鼓粒成熟期    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油料、食用和饲料作物。大豆也是铁力市重要的农作物,其产品优质、安全,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大豆栽培中种是基础,管是关键。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加强田间管理,是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排除一切不利因素,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大豆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大豆整个生长期可划分为3个阶段:苗期管理;开花结荚期管理;鼓粒成熟期管理。  1.苗期管理  1.1及时补苗、间苗  大

2、豆出苗后进行查苗补缺,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确保苗全;及时间苗,间苗后幼苗分布均匀,有利于生长。  补种的种子应是同一品种的种子,可先浸泡2~3小时,如土壤干旱的地块,补种时采用座水点种,以利于提早出苗。如发现缺苗过晚,或出苗后因地下害虫为害而造成缺苗断行,可用预先育好的预备苗移栽,或移取过密处的壮苗,带土补栽。为了保证移栽成活,应在阴雨天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埋土要严密,并浇定根水。可在补栽时施用适量化肥,或在成活后追施苗肥,促进补苗加快生长。移栽苗龄越小,成活率越高,移栽的植株单株荚粒数也不会明显减少。  间苗定苗是保证豆田形成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间

3、苗的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应在复叶展开前进行。在地下害虫不严重的年份和地区,采用一次间苗定苗。如地下害虫多,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对生单叶展开时间苗,第二次在第二片复叶展开时定苗。间苗时应注意淘汰弱株、病株和杂株,保留健壮株。  1.2加强中耕培土  大豆在幼苗期生长缓慢,杂草容易滋生,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全生育期最少中耕三至四遍,农谚“豆锄三遍粒滚圆”。中耕深度随根系生长状况由浅到深再浅的方式进行。随中耕锄草,向根部拥土,逐渐培起土埂,利于耐旱、抗倒、排涝。对于平播大豆,子叶刚出土尚末展开前,采用小铧溜子先趟一犁,一方面起到打垄型作用,另外带土将小苗覆盖,有防止低

4、温冷害作用,这样即提温又保墒,也就是俗称“蒙头土”。  2.开花结荚期管理  开花结荚期主要争取花多、花早、花齐,防止花荚脱落和增花、增荚,这是此期管理中心任务。要看苗管理,保控结合,高产田以控为主,避免过早封垄郁闭,在开花末期达到最大叶面积为好。  2.1中耕除草  大豆有根瘤菌共生,根瘤菌是好气性细菌,中耕可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瘤菌的繁殖增生。多次中耕,不但可以防除杂草,还可加强土壤的通水性和蓄水性。利用机械中耕3-4次,深度按照由深到浅德顺序,一般耕深约10-15厘米。  2.2巧施花肥  开花结荚期是大豆吸肥最多时期,巧施花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一般在大豆

5、初花期前,喷施2%浓度的尿素溶液或腐植酸或氨基酸类叶面肥,均匀喷洒于植株的茎叶上。注意最好不要顶花期喷施,否则影响大豆对铁、钼等元素的吸收。  2.3抗旱排涝  大豆花荚期需水量大,且对水分特别敏感,遇干旱易造成大量落花、落荚。因此,如发现叶片中午萎蔫应及时灌水,以小水沟灌至土壤湿润即可,切忌大水漫灌,否则易使根系窒息腐烂,退水后土壤板结,龟裂而损伤根系,或导致植株倒伏。大豆植株的耐涝渍性能比较差,花荚期雨水过多,会引起叶片落黄、花荚大量脱落。因此,大雨后应注意及时排涝降渍。  2.4病虫害防治  开花结荚期最易发生、危害尤重的是大豆菌核病。针对田间大豆密度较大,植株长

6、势繁茂的地块要加强防范。遇到阴雨天、空气湿度较大的天气,每亩喷施50%菌核净40克或25%咪鲜胺乳油30毫升兑水喷施。喷施药剂时,避开高温天气及上午7-9点大豆开花时间。  此时,如条件适宜,大豆蚜虫迅速繁殖并群集于植株顶叶及分枝的幼嫩茎叶上易形成为害。大豆蚜虫具有早期点片发生和后期蔓延速度快的特点。具体防治方法可用3%啶虫脒乳油(3%啶虫脒乳油防治蚜虫具有防效好,持效期长,安全性高并可兼防红蜘蛛的优点,可作为目前防蚜首选药剂),每亩用量20毫升。或10%吡虫啉可湿粉剂1500倍液田间防治。  2.5化学除草  草害是豆田的严重问题,尤其对于高温多雨地区来说严重影响大豆

7、产量。近年各地采用化学除草剂除草,是农业现代化中一项先进技术,正确使用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目前大豆化学除草在土壤墒情较好的情况下首选土壤封闭处理,但黑龙江大部分地区春季干旱、多风,为有效进行田间除草,多数地区以苗后茎叶处理为主。大豆田防治阔叶杂草可选用广灭灵、排草丹、氟磺胺草醚(每亩70毫升以内)、虎拿草、耕田易等;防治稗草、野燕麦、狗尾草、芦苇等禾本科杂草,可选用拿捕净、精稳杀得、精禾草克、威霸、收乐通、喷特、高效盖草能等。施药时选择温度、湿度适宜的晴天早晚时段,高温、干旱、雨天不宜施药。  3.鼓粒成熟期管理  鼓粒成熟期是大豆积累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