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读书几个习惯

谈谈我读书几个习惯

ID:20850848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7

谈谈我读书几个习惯_第1页
谈谈我读书几个习惯_第2页
谈谈我读书几个习惯_第3页
资源描述:

《谈谈我读书几个习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谈谈我读书的几个习惯与许多优秀的专家学者相比,我读的书并不算多。只是由于职业的关系,日积月累,也渐渐有了一些读书的心得体会,希望在这里能够与大家分享,起到抛砖引玉之效。乐在其中读书为什么会有快乐?因为喜欢。为什么喜欢?因为读得快乐。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斜倚在沙发里,灯光笼罩着这一角,摩挲着轻软的书页,闻着淡淡的墨香,读过每一行每一页,像是在与亲密的朋友对床夜语、把酒话月,那种愉悦的心情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那种幸福温馨的感觉更是难以用文字说清楚。回想起来,对书的钟爱,应该是从连环画,或者叫做小人书开始的。一直到现在,如果在街边的小书摊遇到一本好看的小人书,我依然会站在那里

2、细细捧读许久,直到书摊主人催叫“到底买不买”方才如梦初醒,赶忙掏钱买下。回家放到枕边,临睡前再仔细品咂一番。小人书教会我绘画,也让我从小就开始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古典名著。长大以后阅读原著,才慢慢领会到将名著改编为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小人书有多么难,那些默默无闻的改编者真是一群杰出的文化传播者,其功盖莫大焉!对于自己非常感兴趣的内容,我喜欢字斟句酌地读,反反复复地读。有一段时间,我很关注刘震云的系列小说,那些表现平常市民与小公务员生活的小说,尤其令我喜爱,比如《一地鸡毛》、《单位》、《官人》等。一拿到小说,我几乎是一口气不停地读完它,然后立刻重读小说的开头和它的精彩之

3、处。这一次就读得很慢,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过去,一边读,一边琢磨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妙处在哪里?这种琢磨并不是有意识地要对小说进行研究,而是纯粹发自内心的喜爱,由于非常喜爱,所以情不自禁地想要琢磨,而一琢磨就必然会挖掘、发现许多问题。仔细想想,提出问题不就是研究学问的开始吗?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很多人读书的初衷并非是要研究,但浓厚的兴趣却必然会导致对书的琢磨与研究,这一琢磨,常常就会一发不可收拾,甚至成为自己终生的职业。我想,这也许是很多专家学者走上学问之路最初的状况。反复阅读我有个习惯,就是喜欢重复阅读以前读过的书籍。我非常喜欢朱光潜、李泽厚等人的美学著作,所以

4、常常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阅读《西方美学史》、《美的历程》、《美学四讲》,一边读,一边看以前留在书眉页脚的批注、感言,再将新的感想体会写上去。我的许多书的内页都是花花绿绿的,有深深浅浅、不同颜色的字迹,这是读书的心得体会,也是心灵的足迹,它们环绕在正文印刷体的周围,好像我一遍遍在它们的周围漫步。当然,重新阅读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更深一层地理解著作的内涵。我在讲课的时候,常常会大段大段地引用文学作品或学术著作的原文。不过,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好比行云流水,行云绵绵不断,流水滔滔不绝,岂能容忍不停地断水再流水,流水再断水?所以,这种引用常常就会是大段大段的背诵。一般而言,背诵古典诗词尚可,但背诵经典论

5、述与小说片断就不那么容易了。好在我的反复阅读能够派上用场。由于读的次数多,所以理解就比较深入,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一来二去,好像自然而然就把那一页一页的文字印在脑海里,甩也甩不掉了,而且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些文字最合适。久而久之,上课的时候,讲到某处内容,脑海中会不停闪现平时读过的那些书本,而且不停地翻页,检索出需要的内容,一旦锁定就立刻调出来,然后自然而然讲出来,其结果往往好像是在背诵一样。其实不是在背诵,而是照着脑子里的书本念下来的。关注细节除了研读专业书籍之外,各种各样的杂书我都喜欢拿来看看。有的是一般性浏览,有的是精读。这其中,我最喜欢读的就是人物传记、地方史志与

6、连环画。人物传记中尤其喜欢读军政、科技人物的回忆录。比如苏联元帅、二战名将朱可夫的《回忆与思考》,德国元帅、著名装甲部队专家曼斯坦因的《失去的胜利》以及《爱因斯坦传》、《居里夫人传》等。我的性情比较散漫随意,军政、科技人物传记传达给我的,是另一种个性与境界。在面临德军兵临城下的存亡时刻,朱可夫表现出军事统帅特有的从容与沉着,而这种从容沉着除了与他对全局的把握有关之外,也与他青少年时期的性格、经历有很大的关系;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家,然而他在音乐方面也有着精深的造诣,他还是一位哲学家,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所有这些都是我所感兴趣的地方。阅读这些传记著作,也就是在阅读杰出人

7、物的人生。对于他们的人生细节,我尤为关注。萧红在《回忆鲁迅》中提到,鲁迅每次包书皮或者包包裹,总是将废旧弃置的牛皮纸翻过来重新使用,而且必然包裹得方方正正,将包裹绳的线头也剪得平平展展,没有一点儿毛刺儿,方才罢手。又提及,一次吃饭,周海婴接连吃了两个鱼丸都说不新鲜,而众人吃起鱼丸却都没有问题,大家以为是孩子挑食,鲁迅却亲口尝了尝海婴的那两个鱼丸,说的确不新鲜,证明了不新鲜的碰巧都让海婴吃到了,孩子说的是实话。事后,许广平还对萧红感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