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浒传宋江的性格

论水浒传宋江的性格

ID:20855208

大小:3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7

论水浒传宋江的性格_第1页
论水浒传宋江的性格_第2页
论水浒传宋江的性格_第3页
论水浒传宋江的性格_第4页
论水浒传宋江的性格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水浒传宋江的性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题目:论水浒传宋江的性格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次仁兰布准考证号:0104143181377摘要:《水浒传》是描写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宋江是全书的主人公,也是文中最具特色的人物,因此研究宋江的人物形象对于深入了解《水浒传》的思想内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从孝、忠、义以及反抗精神等几方面对宋江性格加以分析,从中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及揭示的社会意义。关键词:孝顺;义气;忠心;反抗精神;7论水浒传宋江的性格绪言:《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经由作者综合创作而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对后世的影响

2、是巨大的。《水浒传》问世以来,世人大多对其评价甚高,然而对于小说中主要人物宋江的评论,却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几百年来争论不休。有人对他褒奖有加:如明朝的思想家、文学家李卓吾说:“宋江身居水浒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专图报国……忠义之烈也,真足以服一百单八人者之心。”但也有人对他大肆指责:如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认为“《水浒传》独恶宋江。”,金圣叹还曾慨叹:“宋江其人,骤读之而全好,再读之而好劣参半,又再读之而好不胜劣,又卒读之而全劣无好矣。”当然也有人保持中立,认为宋江优劣参半:当代文艺评论家李希凡认为:“宋江有进步的一面,也有落后的值得我们批判的一面”,

3、“宋江初期领导梁山泊革命运动是进步行为,值得赞扬;而他日后接受招安,归顺朝廷,却是对统治阶级的妥协和投降,是他最大的过错,应该给予严厉而深刻的批判。”那么,宋江是到底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本文就从宋江这个艺术形象本身的思想性格来作一下分析。宋江作为梁山义军的领袖,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其形象和性格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宋江艺术形象的理解过程,也就是对于《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深入探索的过程。对宋江形象的正确认识,也就帮助我们对《水浒传》这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现实主义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宋江出身于地主阶级,本身为“刀笔小吏”。虽为形势所迫走上

4、起义之途,却不忘“忠君”。最后,落得个“招安而被毒”的可悲结局。宋江的形象并不是几个简单词汇的概括,而是多种性格要素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7一、“义”是宋江身上最具活性的性格要素宋江在做郓城县押司时,为人仗义疏财,好扶危济困,而被称为“及时雨”。“担着血海也似干系”营救晁盖是他的性格中“义”的重要表现。身为郓城押司的宋江,缉贼捕盗是他的本分与职责。但是听到晁盖“生辰纲”事发之后,宋江“吃了一惊”“心内慌张”,巧言安抚如何观察,独自飞马,急急的“舍着性命”去救晁盖。对朋友的义成了宋江性格的要素,也将其推向了一条全新的生活道路。“怒杀阎婆惜”是宋江性格中“义”的要

5、素发展的关键。晁盖书信是兄弟义气的见证,阎婆惜以此来要胁宋江,使宋江在义与不义间进退失据。“宋江一时怒起,杀了阎婆惜,取过招文袋,抽出那封书来,便就残灯烧了。”宋江用自己的行动再一次维护了弟兄间的义。也由此走上了亡命之路。逃亡的路上“义”的要素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横海郡、孔家庄、清风山,宋江结识了一个个新的知音。柴进庄上与武松推心置腹;孔家庄与孔明、孔亮义同师友,情同手足;清风山与燕顺等义结兄弟……。英雄好汉的深情厚义增强了宋江性格中义的份量。大闹青州道、刺配江州,群雄劫法场,聚义梁山泊,在群雄的影响下,形势的推动下,宋江的性格要素发展到了顶点。二、“忠”是宋江性格最重要

6、的特征忠就是忠于大宋皇上,深刻影响着人物的命运。阶级教化使“忠”的观念在宋江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宋江时时刻刻都未有丢弃尽“忠”的想法。虽然屡遭迫害,不得不聚义梁山。但宋江心中的“忠”却从未忘却。“避难还道村,玄女娘娘授三卷天书”,“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的艺术情节的描绘,给宋江等人的起义行为罩上了一个“替天行道”“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前提。起义反倒成了对皇帝尽忠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也给起义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宋江认为皇帝至圣至明,他居于梁山只是暂时避难,为的是朝廷赦罪招安。于是在晁盖死后,宋江便开始了“招安”的准备。“重阳节,菊花之会”上宋江发出了“招安”

7、的试探,“一时乘着酒性,作满江红一词。”道是“喜遇重阳,……日月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早招安,心方足”可见忠的观念在宋江的头脑中所占的份量之重。兄弟反对之后,宋江大怒,要斩李逵,对武松等人说道“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赦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之美。忠心可见一斑。“两赢童贯,三败高俅”是宋江争取朝廷招安的实际行动。终于,宋江冲破了梁山内部和梁山外部的一切阻碍,走上了受招安的道路。由一位盖世无双的英雄好汉首领变成了一个“辅国安民”的朝廷忠臣。如愿以偿的率领梁山义军打着“顺天”、“护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