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纪录片中的中国图景

海外华人纪录片中的中国图景

ID:20857594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7

海外华人纪录片中的中国图景_第1页
海外华人纪录片中的中国图景_第2页
海外华人纪录片中的中国图景_第3页
海外华人纪录片中的中国图景_第4页
资源描述:

《海外华人纪录片中的中国图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海外华人纪录片中的中国图景文/刘忠波海外华人的概念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界限和明确的范畴,一般指具有华裔血统而又并非中国公民的外籍人士,也包括一部分长期旅居海外的中国籍人士。海外华人纪录片的范围也很难有一个确切的界定,目前将海外华人创作、或者参与主要创作的影片都归到这一范畴之中。海外华人的中国题材纪录片成为中国形象生产的重要力量,身份上的便利使得影片更容易在海外获得广泛的传播。杨紫烨、王水泊、袁欣婷、陶理、张侨勇、范立欣、夏明、邝治中、书云等海外华人是拍摄中国题材的纪录片中的一些代表人物。他们身份各异,立场不同,与中国亲疏程度也不同。这些创所拥有的中国经验往往被认为能否实现一种

2、相对“客观、准确、深入”的中国表述一个重要前提,作品的主要内容多集中于他们的中国经验和个人体验。海外华人的中国经验与个人体验曾旅居加拿大的王水泊拍摄了《天安门上太阳升》(1998)、《悠哉北京》(1998)、《他们选择了中国》(2005)等纪录片。《天安门上太阳升》是一部带有自传体性质的动画纪录片,片名以天安门隐喻中国,讲述了个人精神成长史与“文革中国”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以个人、家庭的真切体验反映了“文革中国”形象。在王水泊接受采访的《我的忏悔录<天安门上太阳升>》一文中,他将影片作为自我的忏悔录:“我现在看我当时的经历,不能仅仅说我是一个文革的受害者,我实

3、际上更多是一个参与者,一个少年儿童的参与行为。所以这个作品是必须要做出忏悔的,所以会有影响。”《他们选择了中国》主要出品方为加拿大电影局,影片以朝鲜战争结束后选择留在中国的美军战俘为拍摄对象。导演以一个中国人的视角,寻访美军战俘在中国的生活足迹,关注意识形态的历史斗争,虽然他们如今大多数已经离开人世,影片认为他们致力于反战和平,是不应该被遗忘的英雄。《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主要拍摄于1996年和1997年,由当时的旅日华人张丽玲组织拍摄,这部10集纪录片包括了《初来乍到》《彼岸的青春》《家在我心中》《角落的人》《小留学生》等几个部分,较为完整地呈现了上世纪90年代

4、后期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况。影片先后在北京电视台、富士电视台等多家中日电视台播出,获得了一定的反响。2012年8月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真实第25小时》栏目播出了《我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的最后一部《含泪活着》,拍摄对象为在日本十几年的丁尚彪的漂泊生活和心路历程,这部拍摄于2006年的影片也可以看作是《家在我心中》的续篇。由于创大多具有日本留学的经历,影片强调了“我们”的视角,藉此表示影片的可信性和权威性。虽然这部影片拍摄阶段受到了日本富士电视台的资助,又较早地在北京电视台《纪录》栏目播出,但《我们的留学生活》既不是日本媒体对中国留学生的报道,也不能看作

5、是一部中国纪录片,称之为是一部日本华人纪录片较为准确。海外的华人纪录片创大多具有双重文化背景,对中西文化、社会结构等都有一定的了解和体悟,他们所拥有的中国人的面孔也被西方观众认为是介绍、表述中国更有效的身份。因此,他们往往处于更有利的位置,掌握着表述中国形象的话语权。作为一种重新发现中国的方式西方媒体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常常选择华人作为主创人员,或者海外华人与中国的关系本身就成为重要的叙事内容。2012年BBC制作的4集纪录片《发现中国:美食之旅》(ExploringChina:ACulinaryAdventure)分为北京篇、成都篇、云南篇和广东篇四个部分。开篇解说为:“中

6、国,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家园,世界敬畏的超级大国,却鲜有人真正了解,饮食是了解中国文化最好的方式。由一段独一无二的五个星期的旅程来了解中国,由东部到西部,探寻这个古老国家最深处的灵魂,揭开中国由过去到现在的秘密。”《美食之旅》选择了两位英国华人作为主持人,一位是号称“中国菜的教父”的谭荣辉(KenHom),一位是被称为“中餐厨师的领头人”的黄瀞亿(Ching-HeHuang)。影片由两条线索构成,一条线索是两位主持人寻找传统美食的过程,另一条线索是两位主持人自我身份的寻访和建立的过程。谭荣辉和黄瀞亿每到一个地方除了见识中国当地美食,体验家庭饮食之外,还进行烹饪交流、展示自己

7、的厨艺。影片认为中国正在发生飞速的变化,面对着势不可挡的现代化进程,美食作为传统和文化却保留了下来。《美食之旅》不仅是一次中国的饮食文化之旅,也是一次寻根之旅。谭荣辉出生于芝加哥,在唐人街长大,第一次到中国是1983年。谭荣辉说:“对于我而言,纯粹是个人之’旅,我们想探寻我们和故土的羁绊之情。虽然自己在美国长大,作为少数族裔经常被嘲笑或被无视,中国一直是遥远的梦,但是通过食物和中国建立了感情。”文革结束后,他第一次来到中国,那次旅行让他发现中国已经不是他梦想的中国。而这次美食之旅,谭荣辉不断惊讶于中国巨大的变化,为见证了中国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