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2018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ID:20857730

大小:2.12 MB

页数:92页

时间:2018-10-16

2018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1页
2018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2页
2018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3页
2018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4页
2018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2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特点作文命题的题型主要有命题作文(包括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也叫“新材料作文”或“命意作文”)三种。从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情况看,材料作文有加强的趋势,2011年“材料作文”占50%;2012年,全国17道作文题中有16道是“材料作文”(只有江苏卷的以“忧与爱”为题写作是命题作文),比例高达95%;2013年全国18道作文题中有17道是“材料作文”(只有天津卷是半命题作文“而知之”)。走进高考3近三年湖北省高考作文走进高考2011年命题作文请以“旧书”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2、:①请先将作文题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字数不少于800字。(60分)2012年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已经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学生丁

3、:“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3年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正如古诗所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

4、一、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中材料的作用不同。话题作文中的材料的作用:①引出话题②阐释话题③提示写作④划定写作立意的范围材料作文中材料的作用:提供立意的中心、角度和范围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话题作文关键是必须围绕话题,材料作文关键是紧扣材料。7一、审题思路要改变话题作文审题的重心是话题,审题时应准确把握话题的内涵和外延,明确限制内容和开放内容,确定选材范围和和所要表现的主题。特别不能放过“话题阐述”,而不应过分拘泥于材料,对话题阐述的理解把握比研读材料更重要。材料作文审题的重心是材料(1)写作中必须把材料的中心作为写作

5、的主题。文章的立意必须从材料中来。(2)材料的处理:话题作文不要求抠住材料写作,材料作文则要求紧扣材料构思行文。8二、处理材料的方式要改变话题作文对所提供的材料可以不理;材料作文对所给的材料“非用不可”,写作时要紧扣材料,行文过程中还要时时照应材料。话题作文要点话题,材料作文要点材料。(看自己的作文是否点了材料?)9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决定文章的成败。准确理解材料,准确把握主旨,是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读写结合。“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合。”“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作文”“针对以上

6、材料”材料作文要联系实际寻找切入点。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全国卷1、2)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原则1.整体把握:从材料中心意思出发立意,不能简单照搬材料,要理清对象,分清主次,辨清关系,析清含义。确定的主题要同材料的立意指向保持一致。2.合理筛选: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角度。材料为你的立意提供了多种可能,但写作只能选取某一方面或角度。选取最适合你的,即能够从道理上深入阐述的、平时有积累手头有材料的、有别于众生俗论吸引阅卷老师的。3.联系变通:纵横联系、化大为小、变生为熟一、什么是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是指在传统材料作文

7、和话题作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形式的作文。构成:材料﹢要求文字类:叙事类、议论类、寓言类材料分类:诗歌类、多材料类图画类:漫画类二、审题立意的“六类六法”(一)叙事类(主旨﹦中心论点)这类材料包括新闻事件、热点、现象,故事等,材料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此类材料往往通过把握所记叙的人、事表现出的主旨来立意。131、由果溯因法即分析列举的现象或事件结果推究其产生的原因。原因﹦中心论点审题方法比如:“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其原因有:素质不高、无规则意识、安全意识、监管部门、交通部门······14审题步骤仔细通读材料,明确(概

8、括)主要内容。抓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剖析这些信息的因果联系。深入剖析这些原因的实质(内涵:追问是什么)。15典型示例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