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与黄庭坚

杜甫与黄庭坚

ID:20865000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7

杜甫与黄庭坚_第1页
杜甫与黄庭坚_第2页
杜甫与黄庭坚_第3页
杜甫与黄庭坚_第4页
杜甫与黄庭坚_第5页
资源描述:

《杜甫与黄庭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杜甫与黄庭坚龙延内容提要江西诗派后学张“一祖三宗”之说,虽然远绍杜甫,但黄庭坚才是江西诗派的实际开创者,他正是通过学杜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歌风貌的。他对杜甫的学习是全面的,也是创造性的,本文从思想内容、对前人遗产的态度、句法、音律、遣词用语的特色等方面对黄庭坚与杜甫作了全面的比较。对“唐音”“宋调”的同异承继关系,亦有所论及。关键词杜甫黄庭坚影响唐音宋调杜甫堪称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但是他被人们承认也有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中唐,虽有韩愈、元稹等人给杜甫以相当高的评价。但总的来说,杜诗还未获得广泛的认可。杜诗之显,至宋而极。产生于安史之乱前后的杜诗并不显于唐朝。杜诗不显于当世,并

2、不等于无人学杜。相反,中晚唐学杜诗者,不乏其人,如白居易、皮日休、杜荀鹤、罗隐等人。安史之乱,唐帝国兴旺发达的气象一落千丈。中唐人虽有中兴之梦,无奈力不从心,底气不足;晚唐人更徒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叹。在这种氛围的笼罩下,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与失望,消磨掉了诗人们生活的豪气与激情,诗歌的内容多转为个人情怀的细细吟咏,或转为愤懑之音,总之,对国家社会的关注大大削弱,对杜甫的理解也比较片面,所以,杜甫少为人关注和推崇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中晚唐时期,给杜甫最高评价的是元稹,他的《杜工部墓志铭》云: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

3、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主要着眼于具体的技艺手法,且集中在“铺陈”、“排比”、“属对”等方面,大约与元稹的个人艺术偏好有关,虽不能说毫无所见,但片面与肤浅是一望可知的,难怪元好问嘲讽他说:“少陵自有连城璧,争耐微之识趺。”孟棨,其《本事诗》“高逸”条云:“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评价虽高,然其着眼于杜甫者仅停留在记录史事的一面。宋初,杜诗仍未显于世。宋初诗人多取法中晚唐诗人。《蔡宽夫诗话》“宋初诗风”条云: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禹)主盟一时。祥符、天禧

4、之间,杨文公(亿)、刘中山(筠)、钱思公(惟演)专喜李义山(商隐),故昆体之作,翕然一变,而文公(杨亿)尤酷嗜唐彦谦诗,至亲书以自随。所学中晚唐诗人中,独遗杜甫。杜诗为宋人所重,约在仁宗庆历前后。《蔡宽夫诗话》“宋初诗风”条续云:景佑、庆历后,天下知尚古文,于是李太白、韦苏州诸人,始杂见于世。杜子美最为晚出,三十年来学诗者非子美不道,虽武夫、女子皆知尊异之,李太白而下殆莫与抗。文章显隐,固自有时哉!……老杜诗既为世所重,宿学旧儒,犹不肯深与之。虽然杜诗已受到推崇,但是,诗坛的阻力还是不小。到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大诗人登上文坛,这种局面才得以彻底改变。特别是黄庭坚,一辈子对杜

5、甫最为推崇,学杜最下工夫,诗歌创作受杜甫影响也最深。黄庭坚学杜甫,还有家学的影响。《苕溪渔隐丛话》记载:《后山诗话》云:“唐人不学杜诗,惟唐彦谦与今黄亚夫庶、谢师厚景初学之。鲁直,黄之子,谢之,其与二父,犹子美之于审言也。”[1]在唐代诗人,甚至在历代诗人中,黄庭坚最推崇杜甫,他不仅肯定杜甫的忠义之气、忧国爱民之忱,而且在诗歌创作上力追杜甫。他称颂“杜子美一生穷饿,作诗数千篇,与日月争光”,[2]教人学诗以杜甫为指归,“欲学诗,老杜足矣”。[3]黄庭坚之师承杜甫可以说是时人及后世的共识。陈师道《答秦觏书》云:“豫章之学博矣,而得法于杜少陵,其学少陵而不为者也,故其诗近之,而其

6、进则未已也。”[4]后来方回也说:“山谷诗宋三百年第一人,本出于老杜。”[5]“山谷诗本老杜骨法”。[6]他在《瀛奎律髓》卷三中还说:“老杜为唐诗之冠,黄陈诗为宋诗之冠,黄陈学老杜者也。”山谷对杜诗的潜心钻研与揣摩,在《山谷别集》卷四还保留了黄庭坚研究杜诗的部分成果《杜诗笺》,对杜甫诗歌中用典出处,及其名物制度等等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如:“业白出石壁”黄笺:《宝积经》:若纯黑业得纯黑报,纯白业得纯白报。“山鬼独一脚”黄笺:山魈出江州,独足鬼。“画省香炉违伏枕”黄笺:尚书郎入直,女侍史执香炉,烧薰护衣服。《汉宫仪》。“仙李盘根大”黄笺:唐太宗《探得李》诗云:盘根植瀛渚,交干倚天

7、舒。不仅从诗艺上学习杜甫的创作方法与技巧,从内容上学习杜甫的对现实的关怀,忠君爱国的情怀,而且就从学术方面,也有不少独到之见,多方面的努力有助于对杜诗的感悟与融会贯通。在《杂书》中亦有对杜诗的考订:老杜云:“长长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胫。”往时儒者不解“黄独”义,改为“黄精”,学者承之。以予考之,盖“黄独”是也。《本草》赭魁注:“黄独肉白皮黄,巴汉人蒸食之,江汉人谓之土芋。”余求之江西,江西谓之“土卵”,蒸煮食之,类芋魁。[7]黄庭坚对杜甫的崇敬,至老弥笃,他在流放在黔中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