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急救ppt课件

外伤急救ppt课件

ID:20865783

大小:1.05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17

外伤急救ppt课件_第1页
外伤急救ppt课件_第2页
外伤急救ppt课件_第3页
外伤急救ppt课件_第4页
外伤急救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伤急救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外伤急救益康骨科医院李钊01外伤的定义及分类02外伤的病理及处理03外伤的并发症及预防Contents目录外伤的定义机械因素引起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破坏。根据发生地点、受伤部位、受伤组织、致伤因素及皮肤完整性而进行分析。严重创伤可引起全身反应,局部表现有伤区疼痛、肿胀、压痛;骨折脱位时有畸形及功能障碍。严重创伤还可能有致命的大出血、休克、窒息及意识障碍。急救时应先防治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伤口包扎止血,并进行伤肢固定,将伤员安全、平稳、迅速地转送到医院进一步处理,开放性伤口要及时行清创术。创伤的预防

2、在于进行安全教育及采取安全措施。外伤的分类按皮肤的完整性分类开放性损伤2.闭合性损伤按伤情轻重分类1.轻伤2.中等伤3.重伤按皮肤的完整性分类开放性损伤:有皮肤破损的创伤1.擦伤:创伤仅为真皮层以上。2.撕裂伤:创伤层次较深,多见伤口不规则,可有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剥脱,或潜行剥脱。7.爆炸伤:因致伤因素能量大,大多可导致机体组织结构的完全毁损或部分毁损,创伤后伴大量爆炸物存留污染。8.砸压伤:为重物瞬间作用于机体所致,可根据作用面积大小,创伤大多于作用点向四周放射。9.绞轧伤:为旋转中的机器作用于人

3、体所致,受伤瞬间能量大,可造成受伤机体的组织结构的毁损,作用时间长可造成大面积的组织撕裂。闭合损伤:皮肤完整的创伤1.挫伤:钝性暴力所致的软组织损伤,多为浅表损伤,如:皮肤软组织、肠管组织、脑组织等。2.挤压伤:重物长时间作用于机体所致,受伤范围广,根据受伤时间长短,受伤面积大小可出现机体的组织功能严重障碍,甚至可因作用力致机体从内部破处体表。3.扭伤:因机体动力失衡时,机体组织相互作用不均衡牵拉所致,根据机体动力大小,损伤程度不同。4.冲击伤(对冲伤):为高压高速冲击波所致,又称爆震伤,根据冲击

4、波大小受伤面积及受伤程度不同,因冲击波于机体的传导导致冲击波作用点对侧的损伤为对冲伤。按伤情轻重分类1.轻伤:一般的轻微的皮肤或软组织撕裂伤、扭伤等,不影响生命体征的变化。2.中等伤:超出软组织的损伤,可有长干骨骨折,软组织损伤广泛,可有生命体征的一过性改变。3.重伤:高能量的损伤,可致严重休克和内脏损伤,呼吸、循环、意识等生理功能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甚至可致伤员死亡。创伤的病理一、局部的反应:疼痛、出血、活动受限等。二、全身性的反应1.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在人体受伤瞬间机体因自我保护本能,通

5、过下丘脑-垂体促进各腺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抗利尿激素(ADH)、生长激素(GH)、和胰高血糖素等,来对抗致伤因素的损害作用。可变现为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液浓缩、少尿等机体代谢增高表现。2.代谢变化:此变化可于神经内分泌变化之后出现,因机体能量消耗增加,糖、脂肪、蛋白质分解加速,使机体处于一种分解状态,因此伤后出现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导致水、钠潴留,钾离子排出增多,钙、磷代谢异常等,表现为神志异常,精神差、皮肤湿冷等休克症状。3.免疫反应变化:在以上变化过后,机体的抵抗能力继续下降,

6、则可出现免疫功能的减低导致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常常出现感染,败血症等其他的并发症。创伤的修复创伤的修复示一系列较为复杂的组织学、生理学和生物学的动态过程。(一)组织修复的过程1.局部炎症反应阶段创伤后了立即发生,常可持续3~5天。主要是血管和细胞反应、免疫应答、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目的在于清除损伤或坏死的组织,为组织再生和修复奠定基础。2.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生成阶段局部炎症开始不久,即可有新生细胞出现。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增殖、分化、迁移,分别合成、分泌组织基质(主要为胶原)和形成新生血

7、管,并共同构成肉芽组织。浅表损伤一般通过上皮细胞的增殖、迁移,覆盖创面而修复。大多数软组织损伤则需要通过肉芽组织生成的形式来完成。3.组织塑形阶段经过细胞增生和基质沉积,创伤组织得以初步修复。但是新生的组织如纤维(瘢痕)组织、骨痂等,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并不一定适宜生理需要,则会随着机体状态的好转和活动的恢复而逐步变化调整。(二)创伤的愈合类型1.一期愈合组织修复以原来细胞为主,仅含少量纤维组织,局部无感染、血肿、或坏死组织,再生修复过程迅速,结构和功能修复良好。见多于损伤程度轻、范围小、无感染的伤口

8、或创面。2.二期愈合组织修复以纤维组织为主,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多见于损伤程度重、范围大、坏死组织多,且常伴有感染而未经合理的早期处理的伤口或创面。因此,在创伤治疗时,应采取合理措施,争取达到一期愈合。(三)影响创伤修复的因素1.感染是影响创伤修复最常见的因素。感染时致病菌不仅直接损害局部组织细胞和基质,还可以使局部形成化脓性病灶,对创伤的修复有明显的破坏作用。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血管损伤或受压,或发生休克等,可使创伤组织处于低灌流,发生代谢障碍,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