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典诗词鉴赏学习技巧

中考语文古典诗词鉴赏学习技巧

ID:20866161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7

中考语文古典诗词鉴赏学习技巧_第1页
中考语文古典诗词鉴赏学习技巧_第2页
中考语文古典诗词鉴赏学习技巧_第3页
中考语文古典诗词鉴赏学习技巧_第4页
中考语文古典诗词鉴赏学习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古典诗词鉴赏学习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古典诗词鉴赏学习技巧  古典诗词的简单赏析是近年来中考语文的常考题,要做好此类题目,关键是把握好以下两点:一是古典诗词蕴含的思想感情;二是古典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  一、如何把握古典诗词蕴含的思想感情?可分两步走:  第一步:弄清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的思想感情。  第一类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在低头采菊与仰头见山这一不经意的瞬间,与篱菊和南山形成了一种若有若无的默契关系,进入了悠闲淡远、恬然自适的佳境。  第二类情感:伤春惜春,对人生苦短的慨叹。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

2、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以惜春之情来写送春,新颖别别致。通过写花、鸟,把自然物象点化为情感现象,抒发出对春的一种执著、深厚、缠绵、凄婉的依恋之情。  第三类情感:秋思、秋恨,对离愁别绪的咏叹。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既是写眼中所见,又借景物巧妙地烘托出一种怅然若失的痛苦心情,那凄清的景象,不正暗示了那悠悠不返的男人辜负了女主人公的脉脉之情吗?读罢使人感同身受,平添一种怅恨。  第四类情感:爱国报国之志。  此类诗歌通常从亡国之痛、壮志难酬这

3、两个角度来抒发的思想感情。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两句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不顾年迈体衰,一心想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两句借助梦境把诗人的爱国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五类情感:对统治阶级的揭露和控诉。  ①不劳而获。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通过对比,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阶级不劳而获的社会现实。  ②政治黑暗。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姓君王,化作

4、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反映了农民在苛捐杂税的逼迫下不得将青苗和蚕抵押给债主的悲惨遭遇,呼吁统治者能关心民生疾苦。  ③腐败无能。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将自己的感情与民众的感情融成一股情感的潮水,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对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愤怒之情。  第六类情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赞美。  “足蒸暑士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描写了农民在夏日割麦的艰辛和贫妇在田中拾穗的可怜与悲

5、苦,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第七类情感:对友情、爱情的赞美。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了谐音双关和比喻象征的手法,歌颂情人之间那种致死不变的爱情,成为千古名句。  第二步:掌握进入古代诗人情感世界的两条途径。  由物象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裴斐先生说:“客观存在的月亮只有一个,诗中出现的月亮千变万化。物象有限,意象无穷。”也就是说,月亮本身只是物象,只有在各种情境中被观照、被表现的月亮才是意象。“物象”即事物的形象,物象有表义物象、载情物象等。表义物象如“柳”。古人折柳送别,“柳”与“留”谐音,含有

6、“柳”字的诗句往往与离愁别绪有关。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载情物象以“雁”为例:“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云树远依依。秋来莫射南飞雁,从遣乘春更北飞”。以对雁的怜惜寄托羁怀,也就是托物抒情。  由诗人自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李白处在唐朝典盛时期,希望营造一个理想的世界,一生蔑视权贵,一生不与统治者合作。这些思想情感在诗人的笔下表现很强烈。正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所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因此,提到“杜甫”就应想到他“陇国忧民”的思想;杜诗,乃至他个人情感也

7、融入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南宋是个风雨飘摇的朝代,汉人被子金人赶到江南。因此,南宋词人在诗词中大多表现出收复失地,慷慨报国的壮志。如陆游《示儿》中所写“王师北定中原日,空祭无忘告乃翁”。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所写“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二、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有以下几种  1、正反对比。  古今对比、美与丑对比、理想世界与黑暗现实对比、田园生活与污浊官场对比。  2、衬托。  ①从正面衬托。“江山荒城猿乌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是涛声似旧时。”“江山荒城猿乌悲”一句就用了以悲衬悲的

8、表现手法。该句以“荒城”的悲衬托“乌”悲,衬托诗人内心的悲,猿猴、乌鸦与悲凉、愁苦相联。  ②从反面衬托。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有一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被后世传为绝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大意是:我一定要登上绝项,放眼四望,那所有的山山岭都会显得十分渺小。该诗句表面上是在写景抒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