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糖还原酶基因克隆及表达菌株之代谢工程改造

木糖还原酶基因克隆及表达菌株之代谢工程改造

ID:20866327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7

木糖还原酶基因克隆及表达菌株之代谢工程改造_第1页
木糖还原酶基因克隆及表达菌株之代谢工程改造_第2页
木糖还原酶基因克隆及表达菌株之代谢工程改造_第3页
资源描述:

《木糖还原酶基因克隆及表达菌株之代谢工程改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木糖还原酶基因克隆及表达菌株之代谢工程改造第一章文献综述1.1木糖酵简介木糖醇具有和蔑糖相似的甜度,外观也很相似,木糖醇口感清凉,目前已广泛在高档食品中用作甜味剂和增味刹。日常生活中食糖过多容易产生铺齿,鉴于这个问題,人们一直在寻求新型食糖替代品。国外比较成熟的营养性食糖替代用品,主要是山梨醇和甘露醇,这些多元醇外观和蔑糖相仿,但甜度不及蔑糖的一半(图1.2),所以用作庚糖的替代品并不理想。而木糖醇作为一种理想的营养性甜味刻,除了不造成銷齿和不影响糖尿病人的血糖值外,甜度还比庚糖略髙,并能和蔑糖同祥地食用和应用于食品加工业。随着相对湿度的变化,木糖醇的吸湿性也随之发生变化,如表1.2

2、所示。由于木糖醇有一定的吸湿性,而纯粹的蔑糖较少有吸湿性,故木糖醇不适用于制取干脆的食品,例如用木糖醇代替庚糖制饼干,烘烤成后,在空气中放久,就会变软。但如用其制作一些松软的点心时,则点心能比使用庚糖保持更长时间的松软性。蔑糖在食品加工受热时,会和裁基酸产生美拉德反应,即糖类的酸基和裁基、酸反应,生成一种褐色并有焦、糖味的物质。这对于面包生产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食品加工却是一个不利因素。木糖醇热稳定性好,10%木糖醇水溶液的pH为5.0-7.0,不与可溶性氛基化合物发生美拉德反应。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比较稳定,这对某些食品中用木糖醇代替麓糖有很大意义。1.2木糖博的生产近年来

3、,酵母或其菌细胞中的木糖代谢途径已经被广泛探索,由图1.4知,自然界中微生物利用木糖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在依赖于NADPH的木糖还原雖(XR)的作用下,还原成木糖酵,然后在依赖NAD+的木糖酵脱氣海(XDH)的作用下,木糖酵被氧化为木酮糖,再通过木酮糖激海(XK)的作用使木酮糖转化为5-碟酸水酮糖,而后进入碟酸戊糖途径(或称HMP途径),其中间产物6-碟酸菊萄糖和3-碟酸甘油酸可通过EMP途径生成两酮酸。二、木糖在木糖异构酶(XI)的作用下直接生成木酮糖,而后木酮糖的代谢途径如前所述。发现在200r/min条件下,D-木糖在84h的发酵时间里木糖消耗率分别为:C.t基因的克隆...

4、.....433.4.2电转化和FLP位点专一性重组后检测图谱........443.5本韋小结........46第四章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木糖醇工艺的优化........474.1引言........474.2实验材料........474.2.1菌种........474.2.2试剂........474.2.3培养基配制........484.2.4试剂配制........484.3实验方法........494.4结果与讨论........544.5本章小结........60第五章结论与展望........615.1结论........615.2展望........61第四

5、章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木糖醇工艺的优化4.1引言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木糖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对于大多数微生物而言,利用木糖比利用葡萄糖困难得多。至今为数不多的微生物能发酵木糖,研究发现一些酵母菌以及某些真菌能将木糖转化生成木糖醇。其中,酵母菌是最有效的木糖醇生产菌。但酵母菌中只有一部分能利用木糖,能大量积累木糖醇的更少。因此,构建能高效、大规模发酵生产木糖醇的大肠杆菌菌株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上述构建的产木糖醇基因工程菌株,进行了发酵生产的优化,稀选出木糖醇发酵生产的最佳菌株,为今后发酵条件优化,细胞固定化生产,为实现木糖醇大规模生产提供基础。本文对重组大肠杆菌发酵工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摇瓶

6、中培养条件的优化采用单因子实验法,研究了种龄、初糖浓度、温度、培养基初始pH、接种量等对工程菌生长和产木糖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为:种龄12h,初糖浓度60g/L,温度28°C,pH7.0,接种量10%。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得出对木糖醇产率的影响因素由主到次为:温度、转速、pH、初糖浓度。优化后木糖醇的转化率为75.83%,比优化前提高了14.93%。结论本文克隆和表达了木糖还原酶、六碟酸葡萄糖酸脱氣酶、葡萄糖六碟酸脱氧酶,并敲除了大肠杆菌体内木酮糖激酶基因,实现了高效生产木糖醇的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克隆和表达了木糖还原酶、六碟酸葡萄糖酸脱氢酶、葡萄

7、糖六碟酸脱氢酶,并检测木糖还原醇、六碟酸葡萄糖酸脱复酶、葡萄糖六碟酸脱氢酶的酶活力。通过异两基-B-D-碗代半孔糖苷(IPTG)诱导后表达获得分子量约为38kD,51kD,54kD的三种蛋白。酶活测定显示,重组菌种XR的比酶活为7.25U/mg,6-GPDH的比酶活为2.26U/mg,G6PDH的比酶活为1.31U/mg。(2)利用Red重组系统,成功地敲除了大肠杆菌xylB基因,构建了AxylB/五.co//BL21(DE3)重组菌,同时消除了抗性基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