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的县级农业生产效率分析

基于dea的县级农业生产效率分析

ID:20866807

大小:8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7

基于dea的县级农业生产效率分析_第1页
基于dea的县级农业生产效率分析_第2页
基于dea的县级农业生产效率分析_第3页
基于dea的县级农业生产效率分析_第4页
基于dea的县级农业生产效率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dea的县级农业生产效率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DEA的县级农业生产效率分析以重庆市为例朱小莹/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在保证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合理的分配资源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只有重要现实意义。木文以重庆市各区县为例,通过DEA模型对重庆市各个区县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关键词】DEA;农业生产效率随着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农业生产效率及带来的经济效益H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面对无尽的需求,资源总是相对稀缺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也是如此。因此为了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率,必须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

2、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李美娟、陈国宏[2]对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袁群[3]对数据络分析发在多个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阐述;丁勇、刘婷婷[4]对我国21个省市的航空制造业的创新效率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黄利军、胡同泽[5]利用数据包络法对的国丙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分析。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一)数据也络分析数据伍络分析(DEA)是1978年由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库伯(W.W.Cooper)和查恩斯(A•Charnes)首先提出的一种基于相对效率的非参数规划方法。根据规模报酬假设的不同,DEA的基木模型被分为规模报酬不变假设(CRS)下的CCR模型和规模报酬可

3、变假设(VRS)下的BCC模型。木文选择的是BCC模型来进行研宄。为了方便的使用和判定DMU的DEA有效,查恩斯(A•Charnes)和库扪(W.W.Cooper)引用了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的概念,从而可以利用单纯型方法求解线性规划的问题,并以此来判定DMU的DEA奋效性,可变规模报酬假设下的DEA模型随之产生,即BCC模型。综合技术效率反映各DMU的规模大小是否适度和技术的充分运用情况,纯技术效率反映DMU的技术水平运用情况,规模效率则反映DMU的投入规模大小是否适度,如果SE=1,则说明投入达到最适生产规模,如果SE<l,说明投入的规模大小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二)指标选取与

4、数据来源本文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2005-2010)选取了重庆市的40个区县作为决策单元,农业生产的投入和产出样本为2004-200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DEAP2.1进行运算。因为渝中区在2002年后基本不再进行农业生产,年鉴也没有记录相应的数据,因此渝中区不参与测算,以保证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在生产领域的经济研宄中,劳动力和资本是两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投入指标,因此本文选取了农业人U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和农村用电量4个指标来衡量农业生产中的各种资源的投入。产出指标则选取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来衡量农业产出水平。二、重庆市县级农业生产效率评价(一)重庆市整

5、体农业生产效率评价通过DEA模型分析得出了重庆市各区县2004-2009年农业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数据。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2004年到2009年之间,除了2007年出现较人波动外,其他年份的效率指数均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表明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在逐年改善,但是综合技术效率指数均小于1,可见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均未被充分利用,未使农业产出达到最优。表1重庆市农、11<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2004-2009(二)重庆市县级农业生产效率评价2006年11月,重庆市提出“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即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1小吋车程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

6、(“一圈”),建设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北翼)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群(渝东南翼)。1、重庆“一小吋经济圈”农业生产效率评价一小时经济圈的区县数量达到了23个,超过重庆市区县总数量的一半,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2009年已占到了全重庆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8%,平均每个区县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6%,因此一小吋经济圈中各区县农业生产发展会对全重庆市农业生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004年,22个区县中只有5个区县农业综合效率为1,达到平均综合技术效率0.761的区县数量为13个,占到了22个区县的59%。2005年,22个区县中综合技术效率为1的区

7、县增加到6个,达到平均综合技术效率0.857的区县数量为11个。2006年,综合技术效率为1的区县增加到9个,增幅达到2005年的三倍,达到平均综合技术效率0.879的区县数量为12个。到2009年达到平均综合技术效率的区县数量达到11个。表2为2004-2009年“一小吋经济圈”各区县规模效率变化情况。表2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各区县农业规模效率变化情况2004-20092、“渝东北翼”农业生产效率评价渝东北翼的区县数量为11个,占到重庆市区县总量的28%,截止到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