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下血肿护理查房课件

硬膜下血肿护理查房课件

ID:20867398

大小:865.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0-17

硬膜下血肿护理查房课件_第1页
硬膜下血肿护理查房课件_第2页
硬膜下血肿护理查房课件_第3页
硬膜下血肿护理查房课件_第4页
硬膜下血肿护理查房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硬膜下血肿护理查房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硬膜下血肿疾病护理查房查房目的1掌握硬膜下血肿及硬膜外血肿的区别2.掌握硬膜下引流管的护理及观察3.掌握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要点。4.针对患者的护理问题,更好的落实护理措施病例介绍患者某某某,男,60岁,因走路时不慎跌倒致头颅着地,当时未重视,近7天来记忆力减退,肢体乏力,今来院就诊,查头颅CT示:左侧额,颞,枕,顶广泛慢性硬膜下血肿首先考虑,即拟“左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入院。病情介绍入院查体:T:36.4℃P:43次/minR:20次/min,BP:151/77mmHg;神志清,精神软,回答切题,查体合作,头颅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

2、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胸廓无畸形,心肺听诊无殊,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脊柱无畸形,左髋部皮肤擦伤,压痛,右膝先天性畸形,关节活动可,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无增减,病理反射未引出。既往史:患者过去体质良好。患者家庭关系和睦,参加农保,经济条件尚可。辅助检查特殊检查:头颅CT(135549)示:左侧额,颞,枕,顶广泛慢性硬膜下血肿首先考虑。诊断中医诊断:头部内伤(气滞血瘀)西医诊断:慢性硬膜下血肿处理:患者于择日行左侧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病情介绍及处理患者与2014年10月2在局麻下行“左侧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术后安

3、返病房,给予吸氧,心电监护,静脉输液通畅,硬膜下切口引流管固定稳妥,通畅,引出暗红色血性液,医嘱予抗感染、护胃,保护脑神经,感善脑代谢等对症治疗。术后第三天拔除切口引流管,10月13日康复出院。内容解剖与病因1分类2临床表现3治疗原则4解剖硬膜下血肿[病因病理]硬膜下血肿发生在硬膜下腔,是颅内血肿中最常见,约占50%-60%,根据血肿出现症状时间分为急性(伤后3天)、亚急性(伤后3天-3周内)和慢性(3周以上)种。 大多数血肿主要来源于脑皮质挫裂伤灶中的静脉和动脉受损伤出血而致的,常常发生在外伤着力部位以及对冲部位的颅骨骨折致脑表面的动脉或静脉破裂

4、而形成硬膜下血肿。另一出血来源是脑表面的桥静脉,即脑表面浅静脉回流至静脉窦处被撕裂而形成硬膜下血肿,此类血肿多不伴有脑挫裂伤,仅为单纯性血肿,但血肿较广泛地覆盖于大脑半球表面。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血肿[病因病理]发生于硬膜外腔内。占颅内血肿25%-30%,主要以急性发生为主,占86%左右,有时并发其他类型血肿。一般发生在着力点及其附近,经常伴有骨折。由于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引致硬膜外血肿占3/4,其次是损伤静脉窦、板障静脉、导静脉而导致血肿。因此可根据骨折线通过脑膜血管和静脉窦的部位来判断血肿部位。故此,硬膜外血肿最好发部位为颞顶区,其次为额顶矢状窦旁,

5、可单侧或双侧。CT表现硬膜下血肿CT检查是硬膜下血肿首选检查方法。主要特点是颅骨内板下出现新月形高密度影,CT值可高达70HU-80HU,体积大,也可以表现为双凸形高密度影。硬膜外血肿在颅骨内板下方有双凸形或梭形边缘清楚的高密度影,CT值40HU-100HU;临床表现硬膜下血肿以急性及亚急性较多见,且经常合并严重脑挫裂伤。典型的意识障碍是在原发性意识障碍之后,经过中间清醒期,再度出现意识障碍,并发脑疝时可出现生命机能衰竭的症状。慢性硬膜下血肿表现以颅内压增高为主,头痛较为突出,部分有痴呆、淡漠和智力迟钝等精神症状,少数可有偏瘫、失语和局源性癫痫等局

6、源性脑症状。硬膜外血肿一般常有明显外伤病史,伴有颅骨骨折损伤血管而出血,尤其是动脉性出血,因此病程多为急性或亚急性,慢性极少,故伤后昏迷较深,持续时间较长。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改变和生命体征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呼吸、脉博缓慢,血压升高。同时,神经系统定位征一般较明显,如出现中枢性面瘫、失语、肢体瘫痪等,如不及时清除血肿,会出现脑部症状、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严重危及病者生命。治疗原则非手术治疗:抗感染、营养脑细胞、醒脑、脱水治疗、保护胃粘膜、稀释痰液、检测血气、肝肾功能、鼻饲饮食等。手术治疗: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主要是消除血肿,摘除囊壁,以利于受

7、压脑组织复位。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有以下三种:①钻孔钻孔冲洗引流术②骨窗或骨瓣开颅术③颞肌下减压或去骨瓣减压术钻孔冲洗引流术钻孔或锥孔冲洗引流术:根据血肿的部位和大小选择前后两孔(一高一低)。于局麻下,先于前份行颅骨钻孔或采用颅锥锥孔,进入血肿腔后即有陈血及棕褐色碎血块流出,然后用硅胶管或8号尿管小心放入囊腔,长度不能超过血肿腔半径,进一步引流液态血肿。同样方法于较低处(后份)再钻孔或锥孔引流,放入导管,继而通过两个导管,用生理盐水轻轻反复冲洗,直至冲洗液变清为止。术毕,将两引流管分别另行头皮刺孔引出颅外,接灭菌密封引流袋。高位的引流管排气,低

8、位的排液,约3~5日拔除。硬膜下引流管护理1)病人平卧或头低脚高位,以利体位引流。(2)引流袋低于创腔30cm,以较快引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