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及方法结课论文 (2)

创新思维及方法结课论文 (2)

ID:20872877

大小:4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7

创新思维及方法结课论文 (2)_第1页
创新思维及方法结课论文 (2)_第2页
创新思维及方法结课论文 (2)_第3页
创新思维及方法结课论文 (2)_第4页
创新思维及方法结课论文 (2)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思维及方法结课论文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华北电力大学创新思维与方法结课论文关于学校床的创新姓名:贺子新班级:会计1001班学号:201006060106床的演变关键字:创新、床摘要:从床的出现,到发展至今,每一步的变化都是人们创新的结晶。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简陋,睡觉只是铺垫植物枝或兽皮等,掌握了编织技术后就铺垫席子。席子出现以后,床就随之出现。春秋以来,床往往兼作其他家具。唐代出现桌椅后,床由一种多功能的家具,退而成为专供睡卧的用品。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弹簧床。19世纪后期,金属床开始出现。到现在,各种样式的床:单人床、双人床、儿童床、双层床等……每一种都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正文:一、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创新指人类为

2、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具体的讲,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创新是人类生命体内自我更新、自我进化的自然天性。创新是人类心理特有的天性。创新是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创新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创新是人类与自然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我们为何要创新?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的商汤王就喊出了响彻环宇的创新之音“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资源匮乏、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疾病丛生;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3、人口压力、经济压力、安全压力、资源压力、技术压力、分配压力、创新压力、文化教育压力、国民素质压力、民主与法制的压力;以创新为特征的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从生产率看,日本是中国40倍,美国是中国50倍,中等发达国家是中国10倍;从科技投入看,日本是中国25倍,美国是中国50倍;从人均科技投入看,日本是中国250倍,美国是中国300倍。98年全国专利35960件,外国人占61.3%无论是纵观历史,还是横阅当今,民族之间或国家之间的所有进步和落后的差异,都是由创新所致。一切竞争归根结底都是创新人才及创新人才所具备的创新能力的竞争,是创新速度与效率的竞争,而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制

4、度安排与环境营造是创新的根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创新精神和创造型思维的能力。我们应该有坚定的信念,特别是我们的年轻人,应该有这种信心、有这种信念,要坚持弘扬创新精神,要大力培育创新意识,在新的世纪里,我们一定能够重现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加需要的就是创新精神,但是创新不是凭空想象,那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想要进行创新,我们就要对已经存在的产品进行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一、床的出现及演变床是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经过千百年的演化不仅是睡觉的工具,也是家庭的装饰品之一了。床的历史

5、相当悠久。现在史料最早的记载是《战国策·齐策》中的“孟尝君出行国,至楚,献象牙床。”当时的床有两种功能:一为坐,二为卧。从坐的功能来看类似早期的榻。两汉后期出现了“榻”这个名称,它专指卧具。床和榻有一定的关系,此时床和榻的主要区别在尺寸大小,大榻也有卧的功能,但从后世的发展来看,床越来越封闭,而榻基本是开敞的。床的功能主要是睡觉,位置固定在卧室中;而榻的功能主要是娱乐、休息,放置的位置也不固定,体现了床、榻位置和功能的区别。有关床的实物,以河南信阳长台观出土的战国彩漆大床为代表,它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床实物。床面活铺屉板,西面装配较矮围栏,前后各留一缺口以便上下。床身通体髹漆彩绘花纹,工艺

6、精湛,装饰华丽。其主要特点为:第一,离地较低,反映了从席进步而来的痕迹,由于床的高度与人体尺度不协调,人如果要坐,跪坐其上,较之垂足而坐更为舒适,说明当时席地而卧、席地而坐的室内空间特征;第二,从前后留有二个缺口来看,此主要为卧具,说明床一开始主要是作为卧具出现的。后世由于垂足坐,床逐渐加高,到晋时,已见坐在架床上对话的图例。在中国早期社会,床榻都是统治阶级或富人的专用品,普通百姓还是席地而坐。床、榻的使用成为了身份的象征。正因如此,封建礼教的内容成为床演变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秦汉时期是席地而坐的时代。床作为卧具,许多文献上都有对床的记载。这时的床,在贵族阶层时很讲究的,有的上设屏风,

7、有的上设幔帐。这里的帐幔以其作用、性质和位置等不同,分为帐、幔、帷、幕等形式。实物已无存,出土的大都是漆木的器具,或者石、陶制的模型。另外,从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墓葬出土的文物中可大致了解汉代床的式样和特征。此时幔帐与床的关系并不紧密,幔帐多结合室内装饰,屏风的围合还比较弱,有的只围合了二面,说明床空间的封闭性并不强。魏晋南北朝时期居室内的家具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作为卧室主要家具的床随着各种室内家具的增高也进行了加高。在床上出现了倚靠用的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