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解析课件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解析课件

ID:20880576

大小:931.39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17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解析课件_第1页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解析课件_第2页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解析课件_第3页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解析课件_第4页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解析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解析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主要内容一、概述二、临床表现三、手术治疗四、拓展:舒林酸与FAP主要内容一、概述二、临床表现三、手术治疗四、拓展:舒林酸与FAP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结直肠内生长大量腺瘤性息肉为主要特征。目前观点认为主要由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PC)突变所致,其位于5q21~22。主要内容一、概述二、临床表现三、手术治疗四、拓展:舒林酸与FAP一、结肠表现严重型、中间型、衰减型(见表1)二、结肠外表现胃底腺息肉、十二指肠腺瘤性息肉、肠外恶

2、性肿瘤、硬纤维瘤、皮脂腺囊肿或表皮样囊肿、脂肪瘤、骨瘤、纤维瘤、多生牙、青年性鼻咽血管纤维瘤及肾上腺皮脂腺瘤表1FAP分型分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数发病年龄平均癌变年龄癌变率CFAP严重型>100020岁前34100%中间型100~100010~30岁42AFAP衰减型<10030~50岁50~55岁69%一、结肠表现严重型、中间型、衰减型(见表1)二、结肠外表现胃底腺息肉、十二指肠腺瘤性息肉、肠外恶性肿瘤、硬纤维瘤、皮脂腺囊肿或表皮样囊肿、脂肪瘤、骨瘤、纤维瘤、多生牙、青年性鼻咽血管纤维瘤及肾上腺皮脂腺瘤主要内容一、概述二、临床表现三

3、、手术治疗四、拓展:舒林酸与FAP一、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二、全结直肠切除、末端回肠造口术三、全结肠切除、直肠粘膜剥脱、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一、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适应症:直肠息肉较少者☞优点:手术操作简单,术后肛门功能保持完整,具有良好的排便功能,且无性功能障碍,手术并发症少,易被患者接受。☞缺点:需对残留直肠病变进行再处理——肠镜,需定期复查肠镜,不能避免癌变;再次手术二、全结直肠切除、末端回肠造口术☞适应症:直肠下端病变,易发展成侵袭性癌,无法保留肛门者☞优点:治疗彻底☞缺点:功能效果差,影响性功能,发生瘘口狭

4、窄及切口疝等并发症三、全结肠切除、直肠粘膜剥脱、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优点:切除全部大肠粘膜,杜绝息肉再生,防止癌变,同时保留了控制排便括约肌的作用,保留性功能☞缺点:并发症多——吻合口瘘、盆腔感染、吻合口裂开、狭窄,排便次数增多及腹泻等☞小结:FAP有效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治疗,但究竟采取何种术式,不能一概而论,三种术式各有不同的特点,在选择时既要保证术后肠道功能正常,还要考虑术后直肠腺瘤的再生,息肉癌变及患者意愿和生活质量。主要内容一、概述二、临床表现三、手术治疗四、拓展:舒林酸与FAP舒林酸:NSAIDs(COX-2抑制剂)舒林酸

5、的长期维持治疗可使FAP患者结直肠腺瘤保持长期显著消退状态。机制:舒林酸——NSAIDs(COX-2抑制剂)抑制COX-2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增长增殖途径?口服舒林酸前后腺瘤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无明显变化舒林酸对大肠腺瘤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舒林酸可能不是通过环氧合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进而抑制细胞增殖这一途径起作用FAP大肠腺瘤Bcl-2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用药后Bcl-2表达显著下降抑制Bcl-2使细胞凋亡增加在维持治疗期间,患者肠道内的息肉数目基本稳定在原有消退水平。少量残留腺瘤大小亦较用药前有明显减小、异型程度下

6、降。管状腺瘤所占比例增加,绒毛管状腺瘤的比例下降舒林酸可以影响FAP患者结直肠腺瘤的类型。患者在将舒林酸减量后发生结肠癌,提示腺瘤的消退作用与舒林酸的剂量有关。剂量过小无效,从而导致腺瘤复发、癌变。舒林酸对腺瘤的抑制是暂时的,可逆的。患者仍需定期复查肠镜,早期发现结直肠癌。ThankYo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