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维生素-王镜岩生物化学(全)

12 维生素-王镜岩生物化学(全)

ID:20886020

大小:8.33 MB

页数:136页

时间:2018-10-16

12 维生素-王镜岩生物化学(全)_第1页
12 维生素-王镜岩生物化学(全)_第2页
12 维生素-王镜岩生物化学(全)_第3页
12 维生素-王镜岩生物化学(全)_第4页
12 维生素-王镜岩生物化学(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12 维生素-王镜岩生物化学(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1章 维生素与辅酶第一节维生素概论一、维生素的发现维生素是通过医药实践和科学实验发现1.唐代孙思邈,用动物肝防治夜盲症(VA),用谷皮汤熬粥防治脚气病(VB1)2.1906年,英国的Hopkins用纯化的饲料饲养大鼠,大鼠则不能存活。3.1913年,美国的生物化学家Mendal和Osborni,McCollum和Davis发现VA和VB;其后,其他维生素被陆续发现二、维生素的概念维生素:是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这类物质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足,所以虽然需要量很少,但必须

2、由食物供给。三、维生素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不同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它不是作为碳源、氮源或能源物质,不是用来供能或构成生物体的组成部分,但却是代谢过程中所必需的。已知绝大多数维生素作为酶的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根据其溶解性质分为:第二节脂溶性维生素VAVDVEVk一、脂溶性维生素的特点1.溶于脂溶剂,可在体内,尤其是在肝内储存,顾无需每天摄入;在肠道吸收时也与脂类吸收有关,排泄效率低,故摄入过多时,可在体内蓄积,产生有害作用,甚至发生中毒。2.脂溶性维生素以独立

3、发挥生理功能为主(不以辅酶或辅基形式存在)3.结构以异戊二烯构件分子衍生而来的化合物分子。在食物中与脂类共同存在,在肠道吸收时也与脂类吸收有关,排泄效率低,故摄入过多时,可在体内蓄积,产生有害作用,甚至发生中毒。主要内容1.维生素的来源2.化学结构3.在体内活性形式4.在体内生理功能维生素A(retinol)又名视黄醇,与类胡萝卜素一样对热、酸、碱稳定,一般加工烹调方法不会引起破坏,但易被氧化,高温与紫外线可促进这种氧化破坏,若与磷脂、VE和VC及其他抗氧化剂并存则较为稳定。1.VA1.来源:维生素A包括A

4、1和A2两种。(1)A1存在于哺乳动物及咸水鱼的肝脏中,(2)A2存在于淡水鱼的肝脏中(3)动物乳制品、蛋黄含量高(4)植物来源:胡萝卜、绿叶蔬菜、玉米中含量较多,由β—胡萝卜素裂解生成注意:VA过量会中毒。1.VA2.结构:维生素A又名视黄醇,是一个具有脂环的不饱和一元醇1.VA3.在体内活性形式:11-顺视黄醛1.VA4.功能:(1)与暗视觉有关眼睛对弱光的感光性取决于视紫红质的合成,(由11-顺视黄醛和视蛋白的ε-氨基缩合而成的一种结合蛋白质)1.VA(2)刺激组织生长及分化(3)刺激许多组织中的RN

5、A合成(4)维生素A缺乏时,机体的免疫功能会降低(5)培养细胞的粘附也受维生素A的影响(一)生理功能1.参与视网膜视紫质的合成与再生,维持正常暗适应能力,维持正常视觉。2.参与上皮细胞与粘膜细胞中糖蛋白的生物合成,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3.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骨细胞的分化,促进机体的生长和骨骼的发育。4.免疫球蛋白也是糖蛋白,其合成与VA有关,故有增加机体抗感染的作用。5.VA可促进上皮细胞的正常分化并控制其恶变,从而有防癌作用。VA过多症VA进入机体后排泄效率不高,长期过量摄入可在体内蓄积,引起

6、VA过多症。成年人长期每天摄入15000μg视黄醇当量,即可出现中毒症状,多数因过量摄入VA制剂或食入过冬狗或狼的肝脏所致。主要症状为厌食、过度激怒、长骨末端外周疼痛、肢体活动受限、头发稀疏、肝肿大、肌肉僵硬、皮肤搔痒、头痛、头晕等。及时停止食用,症状可很快消失。2.VD1.来源:维生素D主要含于肝、奶及蛋黄中,而以鱼肝油含量最丰富。维生素D可防治佝偻病,软骨病和手足抽搐症等,所以VD又称为抗佝偻病维生素2.VD2.化学结构为类甾醇衍生物,最重要的成员是:麦角钙化(甾)醇(VD2):植物中产生胆钙化(甾)醇

7、(VD3):动物和人类中存在;VD3在体内经紫外光照射后可由前体分子——7-脱氢胆甾醇产生2.VDVD3的形成3.在体内活性形式:1,25-二羟胆钙化醇混合功能氧化酶2.VD4.在体内功能1,25—二羟维生素D3主要靶细胞是小肠粘膜、骨骼和肾小管,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小肠粘膜细胞对钙和磷的吸收,提高血钙、血磷浓度,有利于新骨的生成与钙化VD过多症VD可以在体内蓄积,过多摄入可以引起VD过多症。成人每日摄入2500μg,儿童每日摄入500~1250μg,数周后即可发生中毒。表现为头痛、厌食、恶心、口渴、多尿、低

8、热、嗜睡、血清钙、磷增加,软组织钙化,可出现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等症状。停止食用,数周后可恢复正常。3.VE1.来源:维生素E与动物生育有关(缺乏——死胎、细胞异型),故称生育酚,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尤以麦胚油、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中含量为最丰富。豆类及蔬菜中含量也较多。抗细胞被氧化-养颜3.VE2.化学结构:分为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两类,每类又可根据甲基的数目和位置不同,分为αβγδ四种。因此天然的生育酚共有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