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第九章 线粒体遗传病

《医学遗传学》第九章 线粒体遗传病

ID:2089023

大小:3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4

《医学遗传学》第九章 线粒体遗传病_第1页
《医学遗传学》第九章 线粒体遗传病_第2页
《医学遗传学》第九章 线粒体遗传病_第3页
《医学遗传学》第九章 线粒体遗传病_第4页
《医学遗传学》第九章 线粒体遗传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遗传学》第九章 线粒体遗传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 线粒体遗传病一、概述线粒体(mitochondria)是真核细胞的能量代谢中心。1963年Nass首次在鸡卵母细胞中发现线粒体中存在DNA,同年Schatz分离到完整的线粒体DNA(mtDNA)。1987年Wallace等通过对线粒体DNA突变与Leber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提出mtDNA突变可引起人类疾病,目前已发现100余种mtDNA突变引起的疾病。线粒体遗传病属母系遗传,是由有性生殖中受精方式决定的。第一节线粒体遗传病的临床症状与基因突变1.线粒体遗传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肌肉系统。如骨骼肌病,心肌病,突发性肌阵挛,另有耳聋、失明、贫血,糖尿病和大脑供血异常(休

2、克)等。2.MtDNA突变与线粒体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取决于:①在胚胎发育早期突变的线粒体DNA复制与分离程度。若有突变的mtDNA复制率降低,则造成的影响小。②突变的mtDNA在某一特定组织中存在的数量。组织中突变的mtDNA要达到一定量(阈值),才可形成临床症状。3.线粒体遗传病的传递方式:①母系遗传。因受精卵中无精子的细胞质。②当子代所获得的突变mtDNA达不到出现临床症状的阈值时,母系遗传特点不明显。一、线粒体遗传病(一)MERRF综合征(MIM545000)MERRF综合征又称肌阵挛?痫和破碎红纤维病(myoclonnusepilepsyandra

3、gged-redfibers,MERRF)。一种线粒体脑肌病,具有多系统紊乱的症状,包括线粒体缺陷和大脑与肌肉的功能变化。1.主要症状:肌阵挛性癫痫的短暂发作(周期性抽搐),共济失调,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轻度痴呆,耳聋,脊髓神经退化,肌细胞减少引起的扩张性心肌病,肾功能异常等症状。2.发病机理:mtDNA8344G的点突变引起,该突变使tRNAlys发生改变,减少了线粒体蛋白质的整体合成水平,而且除复合物Ⅱ以外的氧化磷酸化成分含量降低,尤其是呼吸链酶复合物Ⅰ和Ⅳ的含量降低。3.细胞学表现:具破碎的肌红纤维和形态异常的线粒体。破碎的肌红纤维是指大量的团块状异常线粒体聚集在肌细

4、胞中,电子传导链中复合物Ⅱ的特异性染料能将其染成红色。4.遗传特性:①该病主要表现在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一般细胞中90%的线粒体存在8344G突变时,出现典型的MERRF症状,突变的线粒体所占比例下降,则症状相应减轻。②mtDNA突变比率与年龄的关系20以下的个体,mtDNA突变95%以上时才会出现全部MERRF综合征症状,突变为85%时仍表型正常,而60岁以上的个体mtDNA突变在63%时就表现中度症状,突变为85%时表现严重症状。这表明,临床症状的表现取决于mtDNA突变的比率和线粒体功能这两种因素。20岁以下,线粒体功能强,mtDNA突变率达到95%以上时,线粒体产能

5、才低于组织需能的阈值,表现临床症状;随着年龄增大,线粒体功能降低,个体的mtDNA突变率在较低值时,线粒体产能达不到组织需能的阈值,表现临床症状。这可解释为什么许多mtDNA突变的个体早期正常,到一定年龄发病,尔后病情加重。5.突变的遗传名称:MTTK*MERRF8344GMT:线粒体基因突变T(第二个):代表转运RNA基因K:赖氨酸MERRF:疾病字母缩略语8344G:DNA第8344位的G突变。A8344G:mtDNA第8344位bp为A突变成G。(?)(二)MELAS综合征(MIM540000)MELAS综合征:即线粒体肌病脑病伴乳酸酸中毒及中风样发作综合征(mito

6、chondrialencephalomyopathywithlacticacidosisandstroke-likeepisodes,MELAS)1.主要症状:40岁以前开始出现复发性休克,肌肉组织病变,肌阵挛,共济失调,痴呆,耳聋,乳酸中毒,中风。少数病人出现阵发性呕吐,周期性偏头痛,糖尿病,眼外肌无力或麻痹,使眼的水平运动受限(进行性眼外肌麻痹,CEPO)。但很少见MELAS病例有上述全部症状。2.发病机理:mtDNA3243bp的点突变引起,该突变使tRNAleu发生结构改变,并使基因和rRNA基因下游紧密结合的转录终止子失活,因此MELAS的突变降低了转录活性,并改

7、变了线粒体rRNA和mRNA转录的比例(李璞p.77)。3.细胞学表现:①脑和肌肉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管壁中有大量形态异常的线粒体聚集。②乳酸中毒的原因是由于异常线粒体不能代谢丙酮酸,导致大量丙酮酸生成乳酸在血液和体液中累积。③中风为可逆性,但具有大脑皮层和脊髓白质损伤,可用CT或MRI检出。4.表型的杂质性:①基因突变位点的杂质性:突变可发生在在基因内部多个位点,如3252,3271,3291等。②临床症状的杂质性:同一位点的突变可导致不同的临床症状,不同位点的突变可导致相同的临床症状。如5.突变的遗传名称:MT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