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庸及其武侠小说

浅谈金庸及其武侠小说

ID:20899206

大小:3.88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17

浅谈金庸及其武侠小说_第1页
浅谈金庸及其武侠小说_第2页
浅谈金庸及其武侠小说_第3页
浅谈金庸及其武侠小说_第4页
浅谈金庸及其武侠小说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金庸及其武侠小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金庸及其武侠小说专业:物流管理班级:2008211学号:20083274姓名:廖贤靖金庸简介小说影响侠义精神崇尚武德隐逸思想价值象征作品意义金庸(1924-),原名查良镛,当代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称的字首,可概括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香港

2、著名的政论家、企业家、报人。被誉为“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香江第一才子(指才华)、香港第一健行(指社评)、世界第一侠笔(指武侠)。在香港与黄沾、蔡澜、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作品中琴棋书画、诗词典章、天文历算、阴阳五行、奇门遁甲、儒道佛学均有涉猎。被誉为“综艺侠情派”。就武侠小说方面,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凡历史均有篡改,在政治、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电影等都有研究。金庸博学多才金庸出

3、生在海宁东部的袁花镇查家。查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查良镛的祖父是晚清进士,父亲和兄长均大学毕业,家里藏书宏富,声闻浙东。查家在镇上拥有一座庞大的五进复合式庭院,前厅“澹远堂”三字匾为康熙皇帝手迹。出身书香门第的金庸从小手不释卷、博览群书。解放前,上海《大公报》在全国选聘两名译电员,他在三千多名报考者中一路过关斩将,笑到最后。不久,随报馆迁往香港。1955年,不懂武术的查良镛以“金庸”作笔名,初试身手,以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一炮打响。此后的15年里,连续写了14部想象奇特、情节曲折的武侠小说,风靡海内外。不仅在华人社会

4、广为流传,而且影响及于越南、韩国、日本等国家。日本、韩国很久以前就出版了金庸小说的译本,《鹿鼎记》的英文版本面世后,读者群迅速扩大。简介“金庸迷”范围异常广泛,从普通市民、青年学生和初通文墨的农民,到大量高学历的专业人员、大学教授、政府官员。邓小平大概是内地较早接触金庸作品的读者,他在70年代末自江西返回北京,托人从境外买来一套金庸小说,闲暇时读得津津有味。1981年7月18日,他接见金庸时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小说我是读了的”。曾经有人戏言“凡有华人处,皆能读金作。”来赞金庸作品的流传之广,影响之远,就金庸小说在世界

5、各地华人圈中受欢迎的程度和流传的速度来看,我认为这样评价金庸作品也是不足为过的。金庸小说的影响在通过武侠小说来宣扬侠义精神的这一点上,金庸的作品是与传统武侠小说相契合的。但是,金庸武侠小说的核心思想是尚武德与重侠义,把武德与侠义并重。更为可贵的是,金庸在一系列的小说创作中,还赋予了“武侠”以新的内涵——把它提高到了为群体、为民族、为大多数人这一新的历史高度。武侠,不再只是武把式、游侠儿,而是有武德之人行有侠义之事。武侠精神也在不知不觉间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笔下最杰出的英雄人物都是深明大义,自觉地在为百姓

6、、为民族、为大多数人利益而奋斗,乃至献出自己生命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正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一种最高的人生价值观,也是金庸对武侠精神的一种新的提升。侠义精神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士众多,最为著名的两位大侠当属萧峰与郭靖二人了。我们来谈谈郭靖大侠。郭靖为人忠厚老实,是个不善言辞,也不聪明的人。在父亲忠贞烈事的影响下,郭靖渐渐地也形成了敦厚有礼、深明大义的性格,成为儒家文化最为精当的代言人。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金大师笔下的大侠风范。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号角声中,郭大侠冲锋陷阵于保家卫国

7、的抗元斗争中。这种以天下兴亡、万民安乐为己任的思想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儒家文化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政理想,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最为清晰,也最为透彻。武德上者,侠士也。以天下为己任的郭靖、萧峰选择了在现实中头破血流之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而袁承志、张无忌则选择了在功成之后飘然引退。作品中人物的急流勇退,与金庸本人的功成名就之后封笔引退又有着某种昭示,进退之间,方显英雄本色。这种隐退,让金庸的小说攀到了最理想的境界,也让金庸的艺术成就攀到了最理想的境界。隐逸思想金庸的武侠精神中,从头至尾都贯穿着隐逸的思想

8、。侠士们并不是哪儿有热闹就往哪儿跑,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是他们隐逸的最高境界。因为武侠精神在历史上始终不是思想文化的主流,也不为正统所接受。它深厚的生存意义只能够成为百姓心中神圣天道、正义良心的永远保护神。因为权力的倾轧、政治的腐败,使社会现实环境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天理昭彰,正义永存。而武侠精神恰恰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警示和补充。从某种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