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ID:20899735

大小:11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7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国百强校】吉杜省实验中学2017展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拉考试文科综f历史试趁24、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一国(诸侯)一天下的政治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这主要反映了八.等级制度由松散走向森严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C.部落联盟向国家权威转变D.早期国家向中央集权国家转变25、有学者指山: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呈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2、A.精耕细作B.铁犁牛耕C.男耕女织D.自给自足26、宋初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赋,后来实际上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明初,朝廷派官员分巡各省督理税粮等,称为巡抚,后实际掌握地方军政大权。这些变化反映的实质W题是A.地方势力的扩大B.中央集权的强化C.监察体制的完善D.封建吏治的腐败27、下面是秦汉至明淸水早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明清时期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频率大幅增加的原因足朝代秦汉唐宋元明清次数37549387451351055344频率0.85次/年1.7次/年2.7次/年5.31次/年18.5次/年19.9次

3、/年A.防灾能力降低B.人地矛盾激化C.经济屮心转移D.高产作物引进28、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这里的银元指的是产自墨西哥的西班牙银元,西班牙银元曾长期作为国际通用货币流通。在之后的历次赔款中银元改为银两,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英镑取代银元的地位B.英国只接受第三方货币C.淸政府银元储备减少D.清朝严格限制白银外流29、有学者认为,通过木国金融体系及设立股份制公司等手段募集社会资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保障,是西方工业近代化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中国的洋务运动偏偏这两条路都行不通,从而决定了它最终崩溃

4、的命运。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晚清经济运行体制的落后B.洋务运动背离近代化C.洋务运动缺乏资金保障D.洋务派坚持屮体西用30、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telephone),大足板子毕业生。”歌谣这反映当时A.新旧事物的并存B.西式生活成为主流C.社会转型的苦瘾D.新旧事物激烈冲突31、1964年6月,毛泽东说:“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各省都要有军事工业,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追击炮、子弹、炸药。有了这些东西,就放心了。攀枝花搞

5、不起来,我睡不着觉。你们不搞攀枝花,我骑毛驴去那里开会,没有钱,拿我稿费去搞。”这一经济建设思路的背景是A.立足解放台湾B.美国对中国核讹诈C.中苏关系恶化D.国民经济出现困难32、1978年后的最初几年里,香港和内地的交际语言是粤语,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普通话渐渐成了新的通川语言。这反映了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B.一国两制构想实现C.对外开放范围扩大D.说普通话成为时尚33、14世纪末,欧洲市场利息为20%到30%,而到了16世纪屮期,利息率己不及这个数字的一半。到了18世纪,利息率有时甚至降到3%以下。出现上述历史

6、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美洲新航路开辟B.金银大量流入C.货币购买力下降D.世界市场形成34、19世纪,每当英国工人向老板提山要求缩短工时和提高工资时,老板总是威胁说他将以更低工资招聘法、德、比等国工人来取代英国工人。这一现状促使了工人阶级A.进行武装斗争B.提高工作技能C.反对自由放任D.实现国际联合35、“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声明: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该材料表明日本意图A.降低会赀承担比例B.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消除民众不满情绪D.担任非

7、常任理事国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初,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九章律》和其它一系列法律,统称“汉律”。汉律的形式,主要有律、令、科、比W种。律分律条,令为诏令,科为法律适用,比为案例类推。汉律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儒家经义成为其法理的基础。近代严曾说:“三代以还,汉律最具。吾国之有汉律,犹欧洲之有罗马律也。”到明清时期,屮华法系已走到尽头。晚清,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冲击下,统治者对法律做了一些调整,但是,最终也未能走上立法民主化、司法独立化的道路。一一摘编

8、自张岂之《巾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在中华法系中,与商业有关的民事法律关系得不到充分发展,重视公权益即国家利益,被看作是天轻地义的,私权益即庶民个人利益,却得不到应有重视。而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十分完善的法律制度,其屮有关财产所有权和契约的各项规定,都是巾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经典性规范构成。尤其罗马法利用有利的客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