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塑性与弹性

板塑性与弹性

ID:20908551

大小:3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7

板塑性与弹性_第1页
板塑性与弹性_第2页
板塑性与弹性_第3页
资源描述:

《板塑性与弹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浇板弹性算法和塑性算法的区别是什么?在何种情况下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最佳答案现浇板弹性理论就是假设楼板变形是弹性,而塑性理论则假设楼板变形为塑性,通常是指带裂缝工作,由于楼板带裂缝工作的,此时楼板刚度已经发生变化,出现了内力的重新分布。弹性理论偏安全,但不经济,塑性理论,比较接近实际受力情况,所以按塑性理论计算的楼板承载力要高于弹性,但多数设计人员不愿承担楼板出现裂缝的责任而采用弹性理论。刚性楼板假定和楼板的弹性、塑性算法是两个概念,其含义是假定楼板平面内刚度无限大,平面外刚度为零。这是一个特有概念,能使结构计算概念明了,计算简便。刚

2、性楼板假定认定平面外刚度为零,忽略了楼面梁的有效翼缘对平面外刚度的贡献,使结构总刚度偏小,周期加长,吸引的地震作用小,不安全。为此,规范规定用梁刚度增大系数来间接的考虑楼板平面外的刚度。通过上述处理,目前设计中的绝大多数工程的楼面都能符合刚性楼板的假定,以此进行的计算分析可用于工程设计。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计算中,包括基础底板的计算,是采用弹性方法还是塑性方法一直是有争议的,本帖诚请大家来讨论两种算法的合理性与使用对策,1、请大家谈谈在实际工作中,您选择的是哪种方法及选择该方法的原因2、采用两种方法的前提条件或说适用条件以及构造措施3

3、、如何计算板的裂缝,采用何种弯矩计算4、基础底板可否采用塑性算法?规范公式是否适用于计算基础底板裂缝?进一步说,基础底板是否需要计算裂缝?5、采用塑性算法时,弹性系数β取何值较为合理,1.0、1.4、1.8或2.0……?6、采用弹性算法时,是否您进行了支座弯矩(或支座配筋量)的调整,并是否相应加大了跨中弯矩(或跨中配筋量),调整原因和调整幅度有多大?7、……  塑性极限分析方法主要就是塑性铰线法。与弹性理论计算方法相比,更符合实际工作情况,一般可以节省钢筋约20%-30%。所以在设计时一般采用这种方法。    塑性铰线法是以形成塑性铰

4、或塑性铰线为前提的,一般情况下都是适用的。在下列情况下采用弹性理论进行设计:1、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是重复荷载作用;2、在使用阶段不允许出现裂缝或对裂缝开展限制较为严格的结构。    构造措施嘛都是构造手册上的那些,与算法没什么关系。    塑性铰线法理论上属于上限解,偏于不安全,但实际上由于穹隆作用等的影响,所求值并非是真的上限解。实际中板的破坏荷载都超过计算值。对其裂缝的验算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进行。基础底板如果没用地下水的影响,我认为可以适当放宽要求。一真采用的方法为:塑性极限分析方法,符合实际使用。较为经济。构造措施:详

5、构造手册、04G101等  除在使用阶段不允许出现裂缝或对裂缝开展限制较为严格的结构工程采用弹性理论进行设计验算。其余我一般均没进行裂缝计算。所做工程现在还没有什么问题。欠缺或不妥的地方还望多多赐教。QQ:57845644混凝土规范5.3.2上说承受均布荷载的周边支承的双向矩形板 可采用塑性方法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 5.2.7说各种双向板均可采用线弹性方法设计 5.3.1说连续单向板宜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综上 我认为都是裂缝惹的祸,搞的大家神智不清。需要采用哪种方法应该根据使用要求来确定。一般的构件采用塑性方法,要求不出现裂缝的

6、就不宜采用。两种方法我认为都是安全的 只要支座加跨中的配筋量够了的话塑性计算考虑了结构的内力重分布,充分发挥了钢筋的强度,因此配筋结果会比按弹性计算的结果小.在人防设计中,计算冲击波荷载作用时一般采用塑性计算,不考虑裂缝,但在非人防设计中一般采用弹性计算.弹性计算:是根据弹性薄板小挠度理论的假定进行的。一般通过调幅来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属于传统的结构计算理论。塑性计算:假定板为四边支承的正交异性板,板在极限荷载作用下发生破坏,在板底或板面的裂缝形成塑性铰线体系且铰线沿板的周边、在四角及板中部把整块板划分成四块梯形或三角形的小节板,采用

7、极限平衡法进行板的内力分析。各种双向板可按弹性进行计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2.7规定),同时应对支座或节点弯矩进行调幅(5.3.1条规定的,其实这也是考虑塑性内力充分布);连续单向板宜按塑性计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3.1条规定),同时尚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或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承受均布荷载的周边支承的双向板,可按塑性铰线法或条带法等塑性极限分析方法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3.2规定),同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塑性计算适用条件(CECS51:93):对于直接承受动荷载的构件,

8、以及要求不出现裂缝或处于侵蚀环境等情况下的结构,不应采用考虑塑性内力充分布的分析方法。受力钢筋宜采用HRB335级、HRB400级热轧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在C20~C45范围内;截面的相对受压高度ξ不应超过0.35也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