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地小区的景观设计

浅谈山地小区的景观设计

ID:20931065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8

浅谈山地小区的景观设计_第1页
浅谈山地小区的景观设计_第2页
浅谈山地小区的景观设计_第3页
浅谈山地小区的景观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山地小区的景观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山地小区的景观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逐步迈向小康生活阶段的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能生活在一种至美的环境中成为人们生活的理想追求。本文从山地特点出发,从建筑与山地地形之间的关系,规划山地道路系统,营造立体空间景观,营造立体生态特色和处理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山地居住区立体空间景观立体生态植物配置  园林设计的“以人为本”,就是要随着现代环境运动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景观环境内容,其要点是要从人类的生理感受出发,根据自然界的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土壤、水体等自

2、然和人工材料,创造令人舒适的物理环境。特别要研究在绿色环境中的大众行为心理,如何随着人口增长、多元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变化。在园林的营造活动中,要从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活动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综合运用各种园林艺术手法,创造令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人居环境。        1、正确处理建筑与山地地形之间的关系  山形地势千变万化,设计中应在变化中寻找普遍规律,理顺关系。一般将建筑摆放成与等高线平行或斜交的关系,既顺应周边关系,又经济合理,

3、在条件限制下,也可以与等高线垂直,这时考虑场地关系要复杂些,可以将建筑进行错层、吊脚、筑台等处理。建筑宜长短搭配,顺应地形,错落分布,即可创造丰富的空间关系,又可使建筑间互不遮挡,引进最大的阳光面。  山地地形特征明显,具有起伏变化较大,高差较大,地形复杂的特点,因此应尽可能保持原始地形以避免不必要的土方量,并且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可设计地下、半地下建筑,利用屋顶布置绿化、庭院或活动场地,对多层次的立体空间充分利用,是对山地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对山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2、合理规划道路系统  布置

4、道路系统应结合基地自身的自然条件,建立布局合理、线形灵活,等级明确的道路X结构体系。  规划中要顺应原有地形地势的起伏变化,依山就势布置道路系统。自然地形对道路有很大影响,在地形起伏较大的丘陵地区或山区,道路选线常受地形、地貌、工程技术经济等条件的限制,有时候不得不在地面上要作较大的改变,纵坡也要作适当的调整。山地道路如果片面强调平、直,就会增加土方工程量而造成浪费。因此,在确定道路走向和宽度时,在满足交通、消防环道的坡度、宽度及转弯半径等方面要求的基础上,善于结合地形,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节约用地和道路基建费

5、用。  山地道路选线还要注意所经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线路应选在土质稳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段,尽量绕过地质和水文地质不良地段。地下水位很高时,冬天结冰,对路面结构有破坏作用。路面应与地下水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结冰后引起路面开裂。  布置车行交通的同时,步行交通系统规划也是不可缺少的。因受地形和坡度的影响,步行交通有可能成为其自身独特的环境特色,在规划中,因地制宜布置梯道和林荫布道,将小区中心、组团中心及公共绿地有效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安全,宁静,方便的人行系统,这样可以使人们减少与机动车混行带来的困扰,享受以人为本

6、的亲切感受,体验景观变化丰富、视线联系多样的乐趣。        3、空间处理  居住区除了中心绿地外,其他大部分都分布在住宅前后其布局大都以行列式为主,形成平行、等大的绿地,狭长空间的感觉非常强烈,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打破原有的僵化空间,形成活泼、和谐的空间;乔灌结合,常绿和落叶,速生和慢生相结合,适当地配置和点缀一些花卉、草皮。在树种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绿化率要达到50%以上,这样才能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环境。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和开阳县的气候特征可分为:  (1)适

7、合于作上层栽植的植物:落叶乔木:小叶揽仁、大叶揽仁、木棉、凤凰木、樟树。棕榈科:银海枣、老人葵、大王椰、海南椰、霸王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