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病人用药的特殊性及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老年病人用药的特殊性及应注意的问题

ID:20936110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8

浅谈老年病人用药的特殊性及应注意的问题_第1页
浅谈老年病人用药的特殊性及应注意的问题_第2页
浅谈老年病人用药的特殊性及应注意的问题_第3页
浅谈老年病人用药的特殊性及应注意的问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老年病人用药的特殊性及应注意的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老年病人用药的特殊性及应注意的问题【】R592【】A【】1672-3783(2011)11-0343-01    【】分析老年人的药动学变化特点,注意老年病人药学服务中可能发生的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确保老年患者的治疗和用药安全。  【关键词】老年病人;合理用药;药学服务;相互作用    根据WHO公布的资料表明:全世界约有1/3的死亡病例的原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用药的不合理性[1]。由于老年人的个体因素,以及药物的品种、剂型、剂量和相互作用等问题,即使比较安全的常用药物,在老年人中使用也有可能引起药品不良反应(ADR),出现安全问题。研究表明,多病共存多药共用使得老年人成为药物不良反应的

2、主要受害者,不良反应比成年人高3倍,不良反应致死的病例中老年人占50%[2]。因此,加强合理用药指导和用药咨询服务,减少用药不良反应是做好老年病人药学专业知识服务的关键;充分了解老年期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变化特点、分析药物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保证老年期合理用药的基础。  1老年药动学的改变对合理用药的影响  1.1吸收口服药进入胃后,由于老年人胃内pH增高,导致酸性药物离子化增强,吸收减少。老年人的胃肠道血流量和许多转运系统的作用都比较低,致使许多吸收载体减少,可能导致胃肠道对某些药物的吸收率降低,如半乳糖、葡萄糖、维生素B、铁及钙。老年人局部组织血液循环较差,皮下或肌肉注射药物吸收慢且不规则,生物

3、利用度低[3],多次肌注易产生硬节,应避免长期肌注;静脉给药虽然吸收快,但输液量过大可增加老年人心脏负担。  1.2分布老年人体内总水份减少约10%-15%,使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减少,血药浓度增加,如水杨酸盐、青霉素、吗啡、钾盐等。由于脂肪比例增加,使得脂溶性药物如安定、利多卡因及巴比妥类作用延长,并易造成蓄积中毒。老年人血浆蛋白含量减少是影响药物分布的另一因素,血浆蛋白的减少,使得游离于血浆中的活性药物,如双香豆素、苯妥英钠、速尿等浓度增加,易致毒性反应。特别是华法林不良反应大,有引起出血的危险[4],应减少剂量。  1.3代谢老年人由于肝脏质量下降,酶的合成量减少,活性降低,使药物的转化

4、速度减慢,血中药物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所以,老年病人的用药量较成人剂量要有所减少。一方面由于肝微粒体药物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活性降低,使主要通过肝代谢失活的药物的t1/2延长,如安定的t1/2在20岁时为20h,80岁时则延长为90h。另一方面老年人肝血流量减少40%-45%,致使对药物清除能力下降,利多卡因、杜冷丁、吗啡、心得安等均可因此而作用增强与不良反应增多。  1.4排泄肾脏是排泄的主要器官,老年人肾功能减退,药物清除率降低,使用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时,易在体内蓄积而造成中毒。如地高辛、氨基苷类抗生素、青霉素G、苯巴比妥、乙胺丁醇、西咪替丁及磺酰脲类降糖药等,都可因肾功能减退而排泄

5、减少,从而显著延长半减期,并有蓄积中毒的危险。所以,老年人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均应相应减少用量或延长用药间隔时间[5]。  2老年人用药的相互作用  老年人群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年龄增长疾病增多,又常在多个门诊科室或多家医院就医取药,容易出现重复用药或不良相互作用等问题。Hur.Geriet.Soc,1982,29(11):525  [7]郑企琨等.环丙沙星对老年患者茶碱稳态动力学的影响及不良反应观察.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5,15(10):442    单位100089北京兵器工业北京北方医院1  274031山东菏泽市立医院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