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ID:20938431

大小:6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8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_第1页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_第2页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_第3页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_第4页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良繁场中心学校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实施方案2014年4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理论背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教学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重点是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2、。2、实践背景:新课程改革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让很多教师对作文教学产生了新的认识,然而,在我们看到种种新气象、新特点的同时,仍然发现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误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教学中,教师害怕教作文,对课程标准的精神领会不深,对年级训练的重点不清,对学生的心理需要不明,导致对作文训练的指导思想和意图不明确;有些教师往往制定过高的习作目标,使学生望而生畏,有的教师不顾小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尚存在欠缺,在文字叙述上更是会出现许多在成人看来不成规矩、不合逻辑的句子的实际,过分强调语言句式的使用,对学生松散、跳跃的表达,

3、无情指出并逐一加以校正,久而久之使学生觉得自己做的很不好,慢慢失去孩童特有的童真;也有教师认为只要教给学生写作的范式,学生就会很快学会习作,去忽略了小学生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是处在发展和形成之中,用定式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只有多写多练,才能使文笔长进,易于写作,大量单调、频繁的作文练习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作文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兴趣;还有教师漠视学生的阅读积累,忽略学生的生活体验,只重视学校课堂教学中采取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忽略了生活这个大课堂,学生的作文离开生活只能是空中楼阁,经不起敲打。因此,探索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策略,

4、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找到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深远的意义。二、研究目的及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将有助于教师较好地把握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根本问题,特别是认清教师自身教学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转变教学观念,探寻更适合本校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积累作文教学经验,不断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提高小学学生语文作文兴趣,帮助教师认识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关系,使学生对习作的情感和习作能力得到具体的进步和发展,。2、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将有助于教师教学前有的放矢地把握学生作文

5、中存在的根本问题,特别是认清教师自身教学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转变教学观念,改进作文教学水平。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套小学作文教学指导策略及方法,提高教师进行有效作文教学的能力,为小学作文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及方法指导,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4、拓宽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丰富新课程教学理论,形成小学各学段语文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实现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四、研究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习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

6、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作文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本课题根据小学学段特点,安排内容如下:1、低年级(第一学段)写话教学。一二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可以在游戏中让学生学会写话;模仿句子,让学生一边学一边写;观察生活,书写感官体验;发挥想象,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能写一句,就写一句,能写几句,就写几句,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循序渐进,逐步地提高要求。2、中年级(第二学段)写作教学。三四年级是儿童观察的活动的“敏感期”,观察能力迅速发展,特别是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微

7、性和概括性显著提高,因此最佳的习作训练形式是观察作文(素描作文,如自然景物、小动物、人物动作、人物外貌、人物对话和周围环境素描等)。重点是让学生获得丰富而鲜明的感性表象,帮助他们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并让他们通过想象生动地表现典型表象,即培养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和典型性,形成典型表象的能力。3、高年级(第三阶段)习作教学。五六年级是儿童抽象概念思维进入“敏感期”的阶段,其习作训练形式应该从观察习作转向有明确交际目的实用型习作(包括纪实习作和想象习作,如暑期生活交流、学写生活随记、学写读后感、学写导游词等)。五、研究措施1、在写

8、话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自主性,把握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里特点,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选择,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从“说话”开始,由说到写,逐步地进行写话训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