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宋代词人李清照个性及其成因

浅谈宋代词人李清照个性及其成因

ID:20941369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8

浅谈宋代词人李清照个性及其成因_第1页
浅谈宋代词人李清照个性及其成因_第2页
浅谈宋代词人李清照个性及其成因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宋代词人李清照个性及其成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个性及其成因在两宋时期,李清照是一无二的。她卓然于诸大家之外,自成一体。李清照的创作成就,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位男性词人。宋代文人对李清照就已经拳拳服膺。王灼说“若本朝妇人,(李清照)当推文彩第一。”历代众多心高气傲的文人墨客更是倾倒于她的卓越才华。“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此前太白,故称词家三李。”将李清照与李煜、诗人李白相提并论,推崇至极,无以加复。宋代出现如此一位杰出的女作家,有其一定的必然性。究其实质,这首先与词的文体特征有关。宋词具有浓厚的女性文学特征,词之

2、柔媚婉约的审美特征,与古代女子的群体性格相吻合。唐末五代北宋时期,大量的男性词人代女子“作闺音”,一女性口吻抒情达意,而且男性词人越具有女性气质,歌词就写得越出色,如秦观、晏几道等。但是,这毕竟隔了一层,难免隔靴搔痒。李清照一一女子的身份,知音识律,用词抒写女性心灵,当然得心应手。不过,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宋代又何以只产生李清照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作家呢?这就与李清照独特的家庭出身、生活经历以及因此形成的个性特征有密切的关系。李清照,自豪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

3、李格非,字文叔,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以文章受知于苏轼”,继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等“苏门四学士”之后,与廖正一、李禧、董荣等名列“苏门后四学士”,《宋史》为其列传。李清照的母亲王氏,则是仁宗朝中忠臣状元王拱臣的孙女,同样出身名门,有着极高的文学修养,《宋史.李格非传》称其“亦善文”。父母双方的家学渊源,为李清照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位一流的艺术大师,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方能形成与众不同的风格。中国古代的女性与男性相比,更多地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他们没有读万卷书的必要,没有行万里路的机

4、会,只能静守闺中,“妇人专以柔顺为德,不一强辩为美也。”相比之下,古代女子更缺乏个性特征。所以中国古代不乏女性作家,却多数是二三流的,只有李清照能够卓立于众女子之上。从李清照的一生所作所为来考察,她是为个性鲜明、超越尘俗的女性,是以为别开生面的独创性作家。李清照能够卓立于众女子之上,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这与她始终真率地面对自己的生活,保持爽直、自由、不羁的个性密切相关。这种个性特征变现于文学创作,成为李清照跻身于遗留作家行列的重要原因。首先李清照有着良好的早期教育和宽松自由的家庭环境。李

5、清照自由便生活在一个学术空气与文学艺术都十分浓厚的家庭环境里,耳濡目染,早年便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已显露出与众不同的艺术才华。她精通音乐,而且擅长书法、绘画,她的作品,明清之际还有较多地见诸记载。当然,李清照最为擅长的还是文学创作,《碧鸡漫志》卷二成李清照“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瞻,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才华横溢的李清照,在少女时代便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文学才华,也在这一阶段逐步形成了卓尔不群的个性。历代士大夫家庭不乏聪慧之女,却很少能像李

6、清照那样脱颖而出。这里更关键的原因是李清照生活在一个宽松开朗的家庭环境之中,天真少女之身心都得到相对自由的发展,率真的心灵较少受到扭曲。这与其父李格非的学术渊源有关。李格非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仕途沉浮与苏轼休戚相关,流传至今的《洛阳名园记》,颇有纵横家的议论气概,与苏轼文风一脉相承。李格非的学术思想、人生态度都受到苏轼的影响,苏轼所论,崇尚真情与个性,鄙视程颐等理学家所倡导的“灭私欲则天理明”等违背人之本性的伦理规范,尤其反对将人的本性与欲望割裂。他说:“人生而莫不有饥寒之患、牝牡之欲,今告乎

7、人曰:饥而食,渴而饮,男女之欲,不出于人之性也,可乎?”苏轼认为:顺应人的自然真性,个人的语言行为乃至人格才能够得到比较健全的发展。因此,苏门师生的文学常做,较多地流露出创作主题的真情本性,经常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少有现实或世俗的顾忌。李格非置身于苏门这样一个相对自由通脱的学术环境之中,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深受影响。表现于家庭管理与子女教育方面,李格非并不轻视或束缚女性,而是任随李清照自由发展身心,为她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李清照有《如梦令》词,描述自己少女时代的生活,是最好的文献

8、资料。词云: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记载了李清照自在浪漫的闺中少女生活。词写自己因为醉酒贪玩而高兴忘归,最后“误入藕花深处”。不期而来的划船赶路少女,把已经栖息下来的“一滩鸥鹭”下的四下飞起。小词的笔调及其轻松、欢快、活跃、语言朴实、自然、流畅。令人诧异的是以为大家闺秀,居然可以外出尽兴游玩到天色昏黑,而且喝的酩酊大醉,以至“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迷路之后,没有迷途的惊慌没有归家唯恐父母责怪的惧怕,反而兴致勃勃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