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地球与地图知识框架与练习

专题1—地球与地图知识框架与练习

ID:20943260

大小:89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8

专题1—地球与地图知识框架与练习_第1页
专题1—地球与地图知识框架与练习_第2页
专题1—地球与地图知识框架与练习_第3页
专题1—地球与地图知识框架与练习_第4页
专题1—地球与地图知识框架与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1—地球与地图知识框架与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01地球与地图【考点】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意义;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11【基础知识】一、地球1.形状:的椭圆形球体。2.大小:平均半径。二、地球仪1.经线和纬线纬线经线图示概念地球仪上与平行的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特点线圈形状圆形;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纬线圈,只有能平分地球半圆形;两条正相对的组成经线圈,且每个均可平分地球.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约_

2、____万千米,两极收缩成一个点。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________。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间隔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_____。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_________最大,向两极递减指示方向指示_______方向指示_______方向【注意】①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②构成一个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的经度和为180°。2.经度与纬度纬度经度实质某地和地心的连线(即该地的地球半径)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二面角图示起始点_______(0°纬线)_______

3、_______(0°经线)11划分方法从赤道向南、北各划分90°,以北为,度数增大,以南为,度数增大从0°经线向东、西各划分180°,向东为,度数增大,向西为,度数增大半球划分以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3.经纬网(1)定义:在或地图上由和相互交织构成的网。(2)意义:对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进行,确定其经、纬度坐标。如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分别为A(),B()三、地图的三要素1.方向(1)一般定向法:。(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是方。(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纬线指示。2.比例尺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

4、距离缩小的程度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表示方法、、三种意义比例尺是个分子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图幅相同时所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内容就越。【注意】关于比例尺容易疏忽的是单位的统一和换算。图上距离以厘米为单位,实地距离以千米为单位。3.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数字。【例】“泰山▲、1532.7”中“▲”属于图例,“泰山、1532.7”为。11四、等高线地形图1、高度的表示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例】图中A为,B为,C为。2、等高线: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3、等高线的特点:

5、呈闭合的曲线。4、等高线地形图假想连结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投影在基准水平面而成的封闭曲线图4图3①等高线稀疏表示缓坡,密集表示。②主要地形种类山顶: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盆地: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山谷:等高线向处凸出山脊:等高线向处凸出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陡崖:等高线的地方11【例】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其中A处表示,B处表示,C处表示,D处表示,E、F相比,E表示部位,F表示部位,G处表示。【主要考点】【1.经纬网的判读】经线纬线主要经、纬线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作用划

6、分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赤道划分南北半球;低、中、高纬度的划分;热带、温带、寒带的划分定位置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纬度、经度)定方向指示南北方向(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南极是地球上最南的地点)指示东西方向(劣弧定向)定距离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的水平距离约111千米在纬度为φ的纬线上每一个经度的纬线长度约是111·cosφ千米11【例1】如下图的四个区域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例2】读局部地区经纬网图,回答问题。关于图中各地的叙

7、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位于中纬度B.③④两地位于东经度C.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等高线地形图】一、判读等高线数值  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同一等高线上值一定相符,等高距一定相同。①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们的气温差(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②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悬崖峭壁,等高线可以重合。假设陡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1)d≤H<(n+1)d③结合等高

8、线数值、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