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非命》详解及翻译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非命》详解及翻译

ID:20943941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8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非命》详解及翻译_第1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非命》详解及翻译_第2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非命》详解及翻译_第3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非命》详解及翻译_第4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非命》详解及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非命》详解及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非命》详解及翻译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非命》详解及翻译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非命》详解及翻译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非命》详解及翻译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非命》详解及翻译非命选自《墨子》  墨子说,古代治理国家的王公大人,都希望自己的国家富足,人民众多,政局安定。可是他们所得到的,不是富足而是贫困,不是众多而是稀少,不是安定而是紊乱。那就是实际上没有得到所要求的,而是得到了他们所不乐意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墨子说:这是因为主张有命运的人混杂在民间的太多了。主张有命运的人的说法是:“命里注定富足就富足,命里注定贫困就贫困;命里注定人多就人多,命里注定人少就人少

2、;命里注定安定就安定,命里注定紊乱就紊乱;命里注定长寿就长寿,命里注定短命就短命。就算使出很大的力气,又有什么用呢!”他们用这一套话,上面说服王公大人,下面阻上百姓好好干活。所以,主张有命运的人是很不好的。对于主张有命运的人的言沦,不可不辨个明白。  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人人为政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执有命者以杂于民间者众。执有命者之言曰:“命富则富,命贫则贫;命众则众,命寡则寡;命治则治,命乱则乱;命寿则寿,命夭则夭。虽强劲,何益哉!”上以说王公大人,下以阻百姓

3、之从事。故执有命者不仁。故当执有命者之言,不可不明辨。  那末,怎样把那种言论辨明白呢?墨子说:立论必先要有标准。立论如果没有标准,就好比在旋转的陶器转盘上要分清东面西面一样,是非与利害,是无法分辨清楚的。因此,立论一定要有三项标准。是哪三项标准呢?墨子说:是推究来历,查清过程,考验实践。从哪儿去推究来历?要从上去推究古代圣王的往事。从哪儿去查清过程?要向下考察百姓耳闻目睹的实情。从哪儿去考验实践?将它放到政治上去实行,观察它是否符合国家与百姓的利益。这就是立论的三项标准。  然则明辨此之说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必立仪。言而毋仪,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

4、明知也。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但是,如今天下的士人君子,有些认为命运是存在的,你们何不向上古去查查圣王的往事?古时候夏桀搞乱了的天下,商汤接过来以后把它治理好了;商纣搞乱了的天下,周武王接过来以后把它治理好了。这其间,社会没有改变,百姓没有变换,在夏桀、商纣的统治下,天下大乱,在商汤、周武王统治下却天下安定,这难道可以说是命运吗?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或以命为有,盍尝上观于圣王之事?古者桀之所乱,汤受而

5、治之;纣之所乱,武王受而治之;此世未易,民未渝,在于桀、纣则天下乱,在于汤、武则天下治,岂可谓有命哉!  如今天下的士人君子,有些认为命运是存在的,你们何不去查查古代圣王的书籍?古代圣王的书籍,是由国家所制订,向百姓颁布施行的,是法令。古代圣王的法令中,也曾说过“幸福不能求得,灾祸不能避免,善良无益,凶暴无害”的话吗?古代圣王用来审判诉讼制裁罪行的,是刑律。古代圣王的刑律中,也曾说过“幸福不能求得,灾祸不能避免,善良无益,凶暴无害”的话吗?古代圣王用来整训军队,指挥军队进退的,是军令。古代圣王的军令中,也曾说过“幸福不能求得,灾祸不能避免,善良无益,凶暴无害”的话吗?所以墨子

6、说:我还没有完全查点天下有益的书籍,也不可能完全查点,大体上说,总是这三大类。现在只要查不到主张有命运的人的言论,那末,他们的论调不就应该废弃吗!如果听信了主张有命运的人的论调,这就违背了天下的正道。违背天下正道的人,就是主张有命运的人,就是使百姓困苦的人。以百姓的困苦为乐事的人,就是灭绝天下的人。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或以命为有,盍尝上观于先王之书?先王之书,所以出国家,布施百姓者,宪也。先王之宪,亦尝有曰“福不可请而祸不可讳,敬无益,暴无伤”者乎?所以听狱制罪者,刑也。先王之刑,亦尝有曰“福不可请,祸不可讳,敬无益,暴无伤”者乎?所以整设师旅,进退师徒者,誓也。先王之誓

7、,亦尝有曰“福不可请,祸不可讳,敬无益,暴无伤”者乎?是故子墨子言曰:吾尚未尽数天下之良书,不可尽计数,大方论数而三者是也。今唯毋求执有命者之言不必得,不亦可措乎!今用执有命者之言,是覆天下之义。覆天下之义者,是立命者也,百姓之谇者也。说百姓之谇者,是灭天下之人也。  那末,人们为什么需要遵守正道的人在上面呢?我们说:遵守正道的人在上面,天下一定安定,上帝与鬼神有了他们需要的君王,全体百姓都受到极大的利益。从哪里可以证实呢?墨子说:古时候商汤封在毫邑,计量全国领土的面积,只有百里见方。商汤和他的百姓上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