椴木银耳栽培技术路线

椴木银耳栽培技术路线

ID:2094518

大小:4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4

椴木银耳栽培技术路线_第1页
椴木银耳栽培技术路线_第2页
椴木银耳栽培技术路线_第3页
椴木银耳栽培技术路线_第4页
椴木银耳栽培技术路线_第5页
资源描述:

《椴木银耳栽培技术路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椴木银耳栽培技术路线一:椴木砍伐及处理时间安排:2012年2月10日——2月28日椴木技术要求①砍土壤肥沃、背风向阳、木质疏松、②树龄7-9年,③树径8-14㎝,④截成1米长的标准椴⑤椴木两头截头处用石灰水涂白为准。二:椴木架晒处理时间安排:2012年2月中旬-2012年3月31日,每7-10天翻棒一次。将所选好的标准椴木进行井字形堆码架晒,主要目的是让椴木失水干燥,让椴木含水量达到接种要求。具体架晒失水标准为椴木含水量40%左右,或椴木失水到原重的80%—85%左右。椴木架晒应该根据椴木的直径分开架晒,便于大棒和小棒接种时间的安排,一般小棒先接种,大棒后接种,以达到椴木含水量大体一致。三:接

2、种时间安排:2012年3月15日以后-4月20日以前,大自然平均气温达到15℃以上即可正常接种。7技术要求①接种前一天用薄膜将要接种的椴木密闭后用硫磺或甲醛熏蒸消毒备用。②台钻打孔,孔径1.4㎝、深度1.2-1.5(小棒浅大棒深、随钻随接种随涂石蜡,雨天不接种)熟练工每天可钻6000斤或500根棒左右。③行距3-4㎝、穴距6-8㎝,具体来说,直径8㎝的棒打三排,10㎝的棒打四排,12㎝打五排,再大则相应增加,④银耳菌种使用前必须用消毒药水洗净外袋,再用干净毛巾擦干,打开前用75%酒精纱布擦拭消毒,装菌种的容器也要进行洗净和消毒,最后将菌种扳碎成黄豆大小颗粒、上下混匀,方可待用。⑤接种人员要穿着

3、干净衣服,操作时,手用肥皂水洗干净,再用75%酒精纱布擦拭消毒后方可接触菌种,以降低干杂率。每孔菌种填满至椴木表面平整为宜,菌种必须与接种穴底部充分接触,不能接吊脚种(即菌种悬在种穴中间),⑥封口用手指蘸石蜡封住接种口表面,薄如一张纸即可。每100斤椴木约需石蜡100克左右(石蜡加温融化,待降到手指可以承受的温度时使用,配方:石蜡80%、猪板油15%、松香5%),四:发菌时间安排2012年3月中旬-5月底发菌期间技术要求①发菌前场地表面用生石灰消毒,7②底层垫一层地膜,并放一根未接种的枕木,小径椴木放下层,大径椴木放上层。或分堆排放③堆高1米并成龟背型,长不限④发菌堆最上层先放茅草隔湿,再用竹

4、条搭好拱棚,最后将整个发菌堆用2米宽薄膜从四周往堆顶上操好覆盖,覆盖物最好不接触椴木的截面和表面,以避免水滴进入椴木,引发局部霉菌感染,⑤前10天以内,堆温保持在20-28℃、相对湿度75%左右,无需翻棒。⑥10天以后,堆内温度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75-80%左右,感官现象就是覆盖菌棒的薄膜上有少量的雾状水气即可,如薄膜上的气汗水聚集成水珠,就说明堆内湿度过大,需要排湿;如薄膜上看不见有雾状水气,则说明湿度不够(易造成耳棒失水),就要在翻堆时喷水,喷水要做到适量、均匀,补水后待菌棒表皮稍干后再盖薄膜。⑦10天后翻棒,每7-10天一次,根据上述水分情况确定是否给椴木补水,翻堆要做到:上面

5、的翻到下面,四周的翻到中间,中间的翻到四边,使菌棒发菌均匀。一般情况下,发菌三周后应根据菌棒的干湿度,结合翻堆适量补水,促使菌丝生长。⑧发菌期间,堆内应有足够的新鲜空气。雨天、绵绵细雨天后或堆内温度高于28℃时,7盖膜两头要揭开通风,闷热天盖膜四周全揭开,除盖膜四周全揭开外,堆上还要加盖遮阳物,以降低堆内温度。⑨发菌一般45天—60天,即应该进堂进入出耳阶椴管理。发菌期间随时检查菌棒发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⑩发菌期间8厘米段木发菌18天即可喷水,10厘米发菌21天喷水,10厘米以上椴木发菌25天后可喷水,但根据当年气温灵活科学掌握。五:耳堂建设时间2012年4月25日以前到位,规格;长10

6、米×宽4.5米(或5米)×高2.6米。坐东向西并开好天地窗,堂内地面平整再撒生石灰、吡虫灵和敌敌畏兑水消毒杀菌和杀灭白蚁。排棒的木架绑到位,耳堂要离住户50米以上。六:排堂时间2012年5月1日-5月30日,技术要求:①堂内提前五天用生石灰进行地表消毒并密封,保持干净卫生,决不能有牲畜进入。②排棒时耳棒之间间距为3㎝,排棒方式采取斜架式,便于水分管理。七:出耳管理:出耳期间主要是水分、温度、湿度、空气、光照的控制。7①温度控制在22—30℃之间,低升高降。②湿度控制在80—90%之间,每天喷水3——5次,次数要勤,数量要少,耳棒干不见白、湿不流水,即耳片不干边为宜。(水分管理要见机行事,不能生

7、搬硬套,可结合耳农总结的五多五少喷水法来管理,即“晴天喷得多,阴天喷得少(雨天不喷);耳木上部喷得多,下部喷得少;耳干喷得多,耳活喷得少;当风耳棒喷得多,背风耳棒喷得少;早上喷得多,下午喷得少”)。③耳木内含水量保持在40—48%。如果水喷得过多易黑棒。④在长时间天旱、高温反常气候的情况下,水源好的地方,可多次用高压喷水设备向荫棚大量喷水,降温保湿。⑤出耳管理中期为伏天(约七、八月份),堂内温度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