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的情节及题目汇编

呐喊的情节及题目汇编

ID:20946339

大小:10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8

呐喊的情节及题目汇编_第1页
呐喊的情节及题目汇编_第2页
呐喊的情节及题目汇编_第3页
呐喊的情节及题目汇编_第4页
呐喊的情节及题目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呐喊的情节及题目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呐喊一、鲁迅生平思想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政治评论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人称“文思革”(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坟》等。一)1917年之前,青年期。1、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鲁迅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汝南县。科场舞弊案:据《绍兴县志》记载,周

2、家曾经兴旺了三百多年,到第十二代周福清(鲁迅祖父)时,只能做个七品的内阁中书。1893年,周福清为儿子周伯宜科举而贿赂考官,事违案发,被判“斩监候”,坐牢8年,出狱三年后病逝。鲁迅父亲被取消考试资格,革去秀才,1896年病逝,家道彻底败落。2、鲁迅青年时代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898年更名为周树人,字豫才。1902年公费至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理想以自己的双手去治病救人,1906年因战乱纷起改行为作家,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见《呐喊》自序)。1906年六月奉母命回绍兴与朱安结婚。3、鲁迅19

3、07-1908年,用文言写作发表论文5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主要思想是“立人”,反对殖民侵略,主张爱国兴民,输入进化论,宣扬科学精神,艺术上推崇浪漫主义。4、1912年,受蔡元培邀请,到教育部任职,从部员做到科长,主管文化艺术事业。二)1917-1927年,中年期。1、1917年,鲁迅受钱玄同等人的邀请,为《新青年》写稿,后加入《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参与思想启蒙运动。2、1918年写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3年出版《呐喊》,1924年出版《中国小说史略》,1926年

4、出版《彷徨》,1927年出版《野草》。还有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及《续编》。3、主要思想是“启蒙主义”和“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成为小说家,创立悲剧审美风格。4、1927年,与许广平(学生)双双离开北京到上海同居。三)1928-1936年,老年期。1、1928年起参与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1930年加入“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2、出版杂文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花边文学》、《且界亭杂文》三集。小说集《故事新编》。学术著作《汉文学史纲要》。3、接受马克思主

5、义,认定无产阶级文学。但仍不放弃“个性”,对左联有所反思。4、1936年10月在上海病逝。二、《呐喊》概述1、《呐喊》的主要内容《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2、创作《呐喊》的缘由“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

6、着己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呐喊》自序洋务救国梦→学医救国梦→文艺救国梦——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3、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1)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国民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的呐喊。2)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4、《呐喊》篇目表《呐喊》自序(1)狂人日记(2)孔乙己(3)药(4)明天(5)一件小事(6)头发的故事(7)风波(8)故乡(9)阿Q正传(10)端午节(11)白光(12)兔和猫(13)鸭的戏剧(14)社戏(第一

7、版还有《不周山》,后删去)《端午节》前夕,阿Q带着《兔和猫》回《故乡》看《社戏》,戏名《鸭的喜剧》。路上遇到《孔乙己》去《白光》药店买《药》,两人因为《头发的故事》引发了一场《风波》,望着呐喊着的阿Q,孔乙己写下了《狂人日记》。阿Q也因为这《一件小事》,决定《明天》作《阿Q正传》。狂孔药明一头风,故阿端白兔鸭社三、作品解读和分析《<呐喊>自序》:鲁迅的生活和思想发展经历看到希望,作文呐喊应索稿苦闷沉默,思索追寻抄古碑北京悲哀寂寞,深刻反省搞文艺东京领悟要著,弃医从文攻医学仙台选择学医,救民报国求新知南京看透世态,想走异路侍病父绍兴思

8、想发展生活经历地点《狂人日记》1)概况和背景《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于1918年5月15日的《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小说发表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夜。由于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