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用药

儿童安全用药

ID:20948891

大小:4.37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8-10-17

儿童安全用药_第1页
儿童安全用药_第2页
儿童安全用药_第3页
儿童安全用药_第4页
儿童安全用药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安全用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童安全用药主讲人:贾钰莹内容概述我国儿童用药现况国内外儿童用药管理儿童生理特点儿童用药特点儿童用药原则儿童用药常见问题儿童常见病药物的使用儿童用药调剂注意事项我国儿童用药现况我国现有14周岁以下儿童占人口总数的30%,儿科疾病占所有疾病就诊人数的20%,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我国儿童用药现况1、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显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12.9%,其中新生儿是24.4%。2、儿童用药市场存在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不能满足儿童患者需求。3、长期以来,临床研究中,儿童通常不作为观察对象,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缺少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的资料。国内外儿童用药管理目

2、前,美国几乎所有重要的儿童用处方药都完成了儿科临床研究,进行了标签修改,指导儿科用药的信息越来越充分,儿科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显著提高。国内外儿童用药管理2010年06月WHO发布首个《儿童标准处方集》。包括240多种基本药物治疗0~12岁儿童疾患的信息,这意味着世界各地的执行者将可获得与这些儿童药物有关的推荐用法、剂量、副作用及禁忌证等方面的标准信息。2010年8月我国开始筹备编写《中国国家儿童处方集(儿童卷)》新生儿期:出生以后28天内2.婴儿期:<1岁3.幼儿前期/书-幼儿期:1-3岁4.幼儿期/书-学龄前期:3-6岁5.童年期/书-学龄期女:7-11/12男:7-13/146.青春期

3、/少年期儿科用药对象:按解剖生理特点分期儿童生理特点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一般药物的排泄比较快。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对药物的敏感度高于成人。儿童病情较急,病情变化快。儿童用药特点儿童的给药频率与成人不同儿童用药的依从性儿童对药物的反应性有别于成人胎儿期用药特点胎儿不能成为直接的用药者,但很多药物能够通过胎盘屏障,由于大部分药物自身的性质和胎儿生理及代谢功能不健全等诸多因素,致使胎儿中毒或致畸。“反应停”事件,减少妊娠期用药,杜绝滥用。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特点小孩正处于生理和代谢过程迅速变化的阶段,其生理特点是体格生长显著加快,各器官功能渐趋完善。由于其呼吸道狭窄,炎症时黏膜

4、肿胀,渗出物较多,故治疗呼吸道感染时,应以祛痰为主,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疾病恢复。如在选用止咳药时,不主张使用中枢性镇咳药,以防气道阻塞,喘憋加重。婴幼儿腹泻不宜过早使用止泻剂,以免使肠道毒素吸收增加,而加重全身中毒症状。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特点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特点在便秘时应以调整饮食为主,多吃些水果、蔬菜、B族维生素、蜂蜜等,不宜轻易使用缓泻剂,更不能使用峻泻剂,否则会导致腹泻,影响婴幼儿健康。吗啡、哌替啶等麻醉药品对婴幼儿能引起呼吸抑制等中毒现象,不宜使用。童年期用药特点随着体内内分泌的改变,其发育速度加快,第二性征开始出现,进入青春发育早期,因此对影响神经、骨骼发育和内分泌的药物特别

5、敏感。如长期服用中枢神经抑制剂可造成中枢神经及智力的损害;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可造成骨质疏松,影响儿童的生长。儿童治疗用药原则选择合适的药物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选择合适剂型选择合适的药物选择用药的主要依据是小儿年龄、病种和病情,同时要考虑小儿对药物的特殊反应和药物的远期影响。抗生素:既要掌握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和用药指征,更要重视其毒副作用的一面。选择合适的药物镇咳止喘药:婴幼儿一般不用镇咳药,多用祛痰药口服或雾化吸入,使分泌物稀释、易于咳出。哮喘病儿提倡局部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必要时也可用茶碱类,但新生儿、小婴儿慎用。选择合适的药物止泻药与泻药:对腹泻患儿不主张用止泻药,除用口服补液疗法防

6、治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外,可用保护肠粘膜药物,或辅以含双歧杆菌或乳酸杆菌的制剂以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便秘一般不用泻药,调整饮食和松软大便的通便法。选择合适的药物乳母用药:阿托品、苯巴比妥、水杨酸盐等药物可经母乳影响哺乳婴儿,应慎用。新生儿、早产儿用药:幼小婴儿的肝、肾等代谢功能均不成熟,不少药物易引起毒副反应,如磺胺类药、维生素K3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氯霉素引起“灰婴综合征”等,故应慎重。选择合适的药物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婴儿不宜使用阿司匹林,以免发生瑞氏综合征。(瑞氏综合征是儿童在病毒感染如流感、感冒或水痘康复过程中得的一种罕见的病,以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如阿司匹林)为重要病因,会影响身

7、体的所有器官,但对肝脏和大脑带来的危害最大。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很快导致肝肾衰竭、脑损伤,甚至死亡)镇静止惊药:在患儿高热、烦躁不安、剧咳不止等情况下可给予镇静药。发生惊厥时可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地西泮等。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口服法: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病情需要可用鼻饲。注射法:注射法比口服法奏效快,但对小儿刺激大,肌肉注射次数过多还可造成臀肌挛缩、影响下肢功能,非病情必需不宜采用。静脉推注多在抢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