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做新农村文化主角

让农民做新农村文化主角

ID:20950701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8

让农民做新农村文化主角_第1页
让农民做新农村文化主角_第2页
让农民做新农村文化主角_第3页
让农民做新农村文化主角_第4页
资源描述:

《让农民做新农村文化主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让农民做新农村文化的主角论文提要蜻蜓点水式的“送文化下乡”已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对当地农村文化建设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农民迫切希望文化下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让农民做新农村文化的主角,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加强农民业余文化队伍建设,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要打破文化活动就等于唱唱跳跳的偏见,将狭义文化向广义文化延伸,在满足群众文化娱乐需求的同时,在文化活动中融入更多的科技、法律、市场知识,使农民从活动中学到更多致富本领,真正尝到文化的甜头,真切体会到文化的价值,从而更大地激发自己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关键词农民新

2、农村文化主角每年春节前后,全国各地都要开展各种各样的送文化下乡活动。笔者曾多次跟随文艺团体到基层演出,为渴望文化的农民送去丰富的精神产品。每次下乡演出都能吸引附近及方圆几十里村民。戏迷们如痴如醉带着干粮从数十里外步行赶来,将临时搭建的舞台围得水泄不通,人山人海,盛况空前。每场演出观众成千上万,优美的舞台灯光、布景、电脑字幕,加上唱做俱佳的表演,赢得村民一致好评,演出高潮迭起。足见农民对文化之渴望、文化下乡之及时。然而笔者认为,仅仅把文化送下乡是不够的,应该让农民做新农村文化的主角。毋庸置疑,送演出下乡确实活跃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但要看到,上至中直院团,下到县级小团,各种级别的大小明星下

3、到基层,演上几场就走了。演员们来了,给农民带来的是“见真人看明星”的满足;4演员们走了,带走的是农民对下一次演出的期盼。其实,送演出、送戏、送书等,在很多时候对农民来说都是一种“喂食”式的帮助,你送什么,农民就接收什么,从文化的表现形式到产品种类,选择余地都不大,针对性不强,时间长了,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也就不高了。尤其是对那些走出过家门、见过世面的年轻农民来说,送到乡下的文化太不解渴了。今年春节,笔者随剧院在高淳县南魏村、古楼巷村、庙湾村及安徽省当涂县等农村演出。当地的青年农民告诉我,他们这一代年轻人大多数都有出门打工的经历,已经适应了城市的文化生活。虽然现在回到了农村,但对文化

4、活动的需求已经与上一代人不同。他们认为,蜻蜓点水式的“送文化下乡”已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对当地农村文化建设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农民们迫切希望,文化下乡能够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是不争的事实,但农村不是文化的荒漠,有着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农民不是没有文化的人群,他们中间卧虎藏龙,有的甚至就“活”在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些民间文化最适合农民的认知方式和审美习惯,接触起来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积极挖掘农村现有的、自己身边的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或民族文化资源,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和精神产品,可以使他们在劳动

5、之余不出村就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散布于广大农村的“乡土艺术家”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艺术养分直接来自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中最活跃的因子。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手头有这样一个例子,吉林省桦甸市的陈淑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执著地爱着农民画。于是桦甸市文化馆就对他进行培养。4现在他的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奖项,已成为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陈淑江的成功只是当地农民画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文化馆的帮助下,桦甸已形成农民画培训、辅导、创作、交流和展示一条龙,并逐步走向产业化。农民画不仅丰富了农村文化,而且

6、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条好路子。利用特色文化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保持其喜闻乐见风格的同时,充实其内容,创新其形式,赋予时代性和教育性,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利用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办法,实现农村文化工作的创新,群众最容易接受,也最乐于参与。由此可见,农民不仅是农村文化的受惠者,更应该是农村文化的建设者,是新农村文化的主角。受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制约,基层农民看书难、读报难、看电影难,欣赏文艺演出更难。因而,农民自办文化应运而生,并且日益成为新时期新农村文化的重要形式。据国家文化部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6800余家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他们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演出

7、形式丰富多样、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我市一些民营通剧团、黄梅剧团等常年坚持在广大农村演出,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让农民做新农村文化的主角,首先,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公共文化建设水平,农村普遍而且严重落后于城市。因此,要加大政府投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