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如何指导学生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如何指导学生

ID:20961149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8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如何指导学生_第1页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如何指导学生_第2页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如何指导学生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如何指导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如何指导学生  韩月眉福建永安市第一中学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一些教师把握不好指导的分寸:一种情况是仍以“教学权威”自居,认为学生不具备研究能力和水平,担心学生不会做或做不好而干脆“越位”,把本该由学生做的事,如课题的选择、实施计划的制定、过程的安排等,“包办”代替了;另一种情况是认为既然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体验,实施的主体又是学生,就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好了,自己在一旁袖手旁观,没有必要去引导组织、指导督促。这两种片面的指导观都是极其错误的:“包办代替”使学生无法主动探索研究,失去了亲自参与实践的体验,更谈不

2、上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袖手旁观”又过于放手给学生,使学生失去教师的指导而放任自流。不管是哪种情况,只能算是以最先进的教学形式表现最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首先,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再只是由专家预先规划设定的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权威者变为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这就是“到位”。其次,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可以研究的范围和内容非常广,如古今中外名家名作欣赏、社会语文现象透视、民风民俗研究等等,学生对怎样选择适合

3、自己的课题、从哪里去搜集相关资料,又怎样将搜集来的资料形成成果等问题就不是很清楚,在不同程度上可能都需要教师及时的指导和有效的帮助。另外,学生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虎头蛇尾、畏难情绪等,都有可能影响研究性学习的进展和效果,因而整个过程都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参与。有了教师恰当的参谋、正确的指导,学生才有可能在研究性学习中真正体验到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乐趣,切实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  因此,教师在发挥指导作用时要坚持做到:“不旁观”——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研究学习:“不越位”——参与但不代替学生去实施:“不代谋”——启发但不用自己的设想替代学

4、生的思考:“不指令”——指导但不指令学生按教师的想法去做。  第一,怎样选择课题——这是“方法”指导。  选题一是要宁小勿大,不要贪大求全;二是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三是所选的课题难度要适宜,既要符合学生自己的知识能力、研究能力,又要条件许可,能较易获得相关资料,还要考虑能否得到教师及时的指导或同学有效的帮助,以顺利克服研究过程的困难或障碍。  第二,怎样制定计划——这是“目标”指导。  在制定计划时,教师要特别提醒学生两点:一是要有“长计划”,即制定出课程实施的总体目标计划,包括完成时间、研究方法、成员分工、最终要实现什么

5、目标、形成什么成果、所需的条件等;二是要有“短安排”,即制定出课程实施的阶段性目标计划,包括课程实施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间分配、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尽可能定得详细些,以使今后课题实施能顺利进行。当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再周密的计划都是书面的、静态的,而实际的过程则是灵活的、动态的,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制定了计划,心中有了数,研究的方向和步骤就会更明确,实施起来也就会更顺利。  第三,怎样搜集资料——这是“途径”指导。  教师指导的重点:一是在学生需要时,提供获取资料的有关途径,如怎样利用

6、图书馆的检索系统查阅到自己需要的书籍,哪些报刊书籍有相关的资料,哪些网站有所需要的信息等;二是指导学生做读书卡片,将查阅到的有关资料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以备后用;三是鼓励学生增强信心,因为语文研究性学习所需的资料基本上是文字资料,所以学生在搜集过程中难免有枯燥乏味的感觉,若此时再遇到困难,就容易产生动摇甚至放弃的念头,此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绩,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使研究性学习能够顺利实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