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题画二则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题画二则

ID:20963760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8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题画二则_第1页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题画二则_第2页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题画二则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题画二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题画二则  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①,绿阴照人②,置一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③;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④,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⑤,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⑥,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注释:①新篁初放:新竹刚刚长高。②绿阴照人:绿色的竹荫照上人身。阴,同“荫”。③窗棂:窗上雕花的窗格。④冻蝇:秋冬受凉的苍蝇。⑤于时:那时,当时。⑥师承:受过老师指教,有相承的师法。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胸中

2、勃勃①,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②,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③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④哉!  导读:《题画二则》用两篇小短文将作画的真谛淋漓尽致的揭示出来。“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注释:①勃勃:旺盛貌。这里解作情感冲动,画意突发。②倏:忽然,迅速地。变相:样子改变。③意在笔先:作画、作文,在下笔之前先立意,先构思。④云乎:语末助词。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置一榻其中2.无所师承  3.皆浮动于疏

3、枝密叶之间4.趣在法外者  二、翻译  1.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在笔先者,定则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第二则短文谈到了“眼中之竹”、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四、作者通过这两则短文告诉我们“师承”并不是最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更重要。  题画二则  我家有两间草屋,屋子南面种竹子。夏天,新竹丛生,绿色的竹荫照在人身上,在竹园中间放个竹榻,十分阴凉舒适。秋冬之际,取来围屏的骨子,截去两头,横

4、放窗上作为窗格,用均匀洁白的薄纸糊上。风和日暖的日子,受冻的苍蝇碰在窗纸上,咚咚地像敲小鼓。这时,窗纸上映出二片零乱的竹影,岂不是一幅天然的图画吗!凡是我画竹子,并没有老师传授,大多得之于纸窗与白壁上、日光与月影中罢了。  清秋住旅舍中,早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都浮动在竹子的疏枝密叶之间。看了这样的诗境,胸中突突地就生出了画竹的兴致。其实胸中设想的竹,并不是眼里看到的竹。因此我磨好墨、伸开纸,落笔忽然又作出另一番图像,手里画出的竹又不是胸中设想的竹子了。总的说来,作品的立意在落笔之前产生,这是确定的法则;可作品出现的情趣却超出了法则之外,这是精妙的灵

5、感啊。岂止作画是这样呢!  一、1.放2.没有什么3.都4.情趣  二、1.这时窗纸上映出一片零乱的竹影,岂不是一幅天然的图画吗?  2.作品的立意在落笔之前产生,这是确定的法则。  三、“胸中之竹”“笔中之竹”。  四、有实际观察能力,在丰富的生活基础上加以艺术的酝酿与提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