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硕(非法学)考研备考必须牢记罪名及特色

法硕(非法学)考研备考必须牢记罪名及特色

ID:20971479

大小:79.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18

法硕(非法学)考研备考必须牢记罪名及特色_第1页
法硕(非法学)考研备考必须牢记罪名及特色_第2页
法硕(非法学)考研备考必须牢记罪名及特色_第3页
法硕(非法学)考研备考必须牢记罪名及特色_第4页
法硕(非法学)考研备考必须牢记罪名及特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硕(非法学)考研备考必须牢记罪名及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法硕(非法学)考研备考必须牢记的罪名及特色为指导您更好复习,凯程精心为您准备相关复习参考题,真诚为您提供最大的帮助。法律硕士备考必须牢记的罪名及特色一.危害国家安全罪1.背叛国家罪:1)客体: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2)客观方面3)主体:特殊主体,中国公民4)主观方面:直接故意5)认定:2.分裂国家罪1)客体:国家的统一2)客观方面3)主体: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直接故意5)认定:3.武装叛乱、暴乱罪1)客体: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2)客观方面:3)主体:一般主体,常为众人。含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其

2、他参加者4)主观方面:直接故意5)认定:犯罪过程中杀人、放火等活动的,属于本罪内容,不单独定罪。4.间谍罪1)客体:国家安全2)客观方面: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三者之一。3)主体:一般主体,包括中国公民、外国人或无国籍人。4)主观方面:直接故意。6)认定:叛逃后加入间谍组织或接受间谍任务,以叛逃罪和间谍罪数罪并罚。5.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1)客体:国家安全与利益。2)客观方面:选择性罪名。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四者之一即可。3)主体:一般主体

3、,中国公民和非中国公民均可。4)主观方面: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均可。5)认定:明知对方为间谍组织而为本罪行为,构成间谍罪,不以本罪论处。二.危害公共安全罪1.放火罪1)客体:公共安全。2)对象:关系公共安全的公私财产。焚烧自家财产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也构成本罪。3)客观方面:行为犯。可作为;也可不作为:以行为人负有防止火灾发生的特定义务为前提,且发生重大损失。4)主体:一般主体,年满14周岁即可。5)主观方面: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6)认定:行为犯,以实施完毕放火行为为既遂。1没点燃或刚刚点燃未能独立燃烧为未完毕。是

4、否有危害结果或危险均不影响既遂成立;2与失火罪的区别,失火罪为过失,且为结果犯,即必须造成严重后果;3放火为了毁坏财物而没有危及公共安全的,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论处,如危及公共安全,仍定本罪;4以纵火焚烧的方法破坏交通工具、设施、电力设备、易燃易爆设备、电视电信设施,定破坏交通工具罪或破坏交通设施罪;5以放火杀人的,危及公共安全的,定本罪,否则,定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2.爆炸罪1)客体:社会公共安全。2)客观方面:作为;不作为,锅炉工故意不加水致使锅炉爆炸。3)对象:必须针对不特定多数人或重大公私财产。4)主体:

5、一般主体。年满14周岁即可。5)主观方面: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6)认定:1以爆炸杀人、伤人、毁物的,行为人主观上指向的是特定人或物,也采取了措施防止危及公共安全,客观上也没有危及公共安全,则定故意杀人(伤害,毁坏财物)罪,如果客观仍然危及了公共安全,仍定本罪;2以爆炸的方法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备、电力设备、煤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或通讯设备的,不以本罪论处;3.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义:使用与放火、投毒、决水、爆炸方法的危险程度相当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1)客体: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

6、私财产的安全。2)客观方面;驾车撞人、私设电网、向人群开枪射击、传播病毒或泄露放射性物质3)主体: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5)认定6)处罚: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3-10年。4...破坏交通工具罪定义: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颠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1)客体:交通运输安全。2)对象:正在使用中(包括临时停靠、随时开动)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或航空器;不包括三轮车、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农村作为主要交通工具

7、的除外)、马车,破坏这些工具而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而构成犯罪的,可定故意杀人(伤害,毁坏财物)罪;破坏没有交付使用或正在制造、维修、储存中的交通工具,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论处。3)客观方面:破坏交通工具的要害部位,如操作系统、制动刹车系统,使交通工具严重受损或完全报废,足以发生颠覆、毁坏危险。如果毁坏门或窗等辅助设施的或者盗窃车轮使车辆不能行使的,以故意毁坏财物罪或盗窃罪论处;不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均以本罪论处;以是否可能发生颠覆、毁坏危险为度,车都不能开了,也就谈不上危险了。4)主体:一般主体5)主观方面:直接故

8、意或间接故意。6)认定: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以爆炸、放火方法破坏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并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颠覆、毁坏危险的,一律定本罪;破坏未交付使用的交通工具且危害公共安全,定爆炸罪、放火罪;未危及公共安全,定故意毁坏财物罪。本罪与盗窃、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客体和对象不同。盗窃、故意毁坏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的重要部件并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颠覆、毁坏危险的,定破坏交通工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