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问题(第八讲)

社会问题(第八讲)

ID:20976302

大小:194.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18

社会问题(第八讲)_第1页
社会问题(第八讲)_第2页
社会问题(第八讲)_第3页
社会问题(第八讲)_第4页
社会问题(第八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问题(第八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会问题第八讲健康与医疗本讲结构疾病模式转变现代社会的健康风险现代社会应对健康风险的能力医疗体制转型疾病模式的转变何谓健康健康乃是一种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伤残。——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的三个维度疾病:躯体的负面状态,生理学的机能异常患病:主观上的心理感受,并据此修定自己的行为病态:疾病对社会成员完成社会角色能力的影响帕森斯的病人角色理论病人可以免除一般社会角色的职责,其免除程度可视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定。医生的诊断可以证明病人角色的成立,并酌情免除一些原来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病人一般不需为自己患病承担责任,是需要得到照顾的,因为病人是不能靠主

2、观努力而康复的。(服毒、自杀等例外)病人有义务力求康复。病人应寻求帮助,如看病并与医护配合。病人康复后有义务承担病前的社会责任。疾病流行模式的转变社会流行病学的方法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来了解一个群体、社区或国家的疾病分布状况、健康水平以及研究影响人类健康的环境因素。“流行病学家的角色很好地比喻成调查犯罪现场以寻找犯罪线索的侦探。他们一般先调查病人,然后再调查病人第一次发病或有可能再次发病的环境。他们的目的是找到可能发生这种健康问题的易感人群,从而发现、消除或控制病因。”——科克汉姆:《医学社会学》现代社会疾病流行模式转变的概貌分类1:社会性致病原因贫困与社会不平等

3、:传染病、孕期及围产期疾病、营养不良导致的疾病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精神疾患、非传染性疾病社会安全缺失:故意的和非故意的伤害(车祸、自杀、犯罪)分类2:社会现代化程度瘟疫与饥荒疾病大流行得到控制退行性疾病和人为疾病一组数据200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千分之143,其中城市为千分之153.2,农村为千分之139.5。按照患病种类来看,城市居民依次是高血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肠胃炎、脑血管病、糖尿病;农村居民依次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咽炎、急慢性肠胃炎、高血压、流行性感冒、类风湿性关节炎。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

4、病率为千分之151.1,其中城市为千分之239.6,农村为120.5%。据此推算,我国慢性病患者人数为1.6亿。调查显示,我国第一组(分类1)疾病造成的负担已经降至百分之2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而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将进一步上升。现代社会的健康风险几个难题慢性病艾滋病精神疾患慢性病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常见的慢性病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炎、恶性肿瘤

5、等。慢性病人的心理特点主观感觉异常,注意力转向自身心境不佳,情绪不稳被动依赖,情感脆弱多疑、神经过敏紧张、焦虑、恐惧慢性病与人生进程的破坏伯里:《慢性病作为人生进程的破坏》认知难题:慢性病破坏了病人想当然的假设和行为,使他们关注先前尚未进入意识的身体状况,以及是否去看病。慢性病的发作粉碎了未来的希望和计划,标志着“人生进程的改变”。解释系统:慢性病破坏了病人通常使用的解释系统,从而使他们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人生进程和自我概念。这时,病人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会在现在得病”。资源动员:病人对慢性病破坏的反应涉及了新的情景下的资源动用。慢性病通常会破坏病人的社会网络状况以及

6、资源动用的能力。精神健康概念:精神疾病主要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内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症。数字: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约有各类精神疾病患者1600万人,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600万人,相当于每60户就有一例,每年至少有10万名新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产生。抑郁症、神经症、酗酒、药物依赖、自杀率均呈上升趋势;儿童行为问题、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日益突出;老年精神障碍发病率逐渐增高。现状:精神卫生

7、法草案正在征求意见阶段。未来将逐渐形成政府、公立和私立精神卫生机构、非营利组织、社区和家庭的多级合作治理网络,从而形成一个精神健康服务的体系。员工精神健康事件:富士康“连跳”;台州90后农民工相约自杀;佛山外来工砍杀六女子后自杀。解释1:反应论,认为员工精神健康问题是对超时加班、人际疏离、管理苛刻、支持缺乏等因素的反应。解释2:反抗论,认为此类行为是对资方和现有劳动体制的反抗。还有那些值得研究的问题?职业病食品安全罕见病……现代社会应对健康风险的能力医疗资源的配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健康社会建设与健康社会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SARS考验中国对国家能力的考验

8、整合资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