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透露出更加鲜亮的新世纪的曙光?

能否透露出更加鲜亮的新世纪的曙光?

ID:20985259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8

能否透露出更加鲜亮的新世纪的曙光?  _第1页
能否透露出更加鲜亮的新世纪的曙光?  _第2页
能否透露出更加鲜亮的新世纪的曙光?  _第3页
能否透露出更加鲜亮的新世纪的曙光?  _第4页
能否透露出更加鲜亮的新世纪的曙光?  _第5页
资源描述:

《能否透露出更加鲜亮的新世纪的曙光?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能否透露出更加鲜亮的新世纪的曙光?近年来,社会各届对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及语文试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当然,我们在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及考试改革方面是取得了一定成绩的,然而在上述诸方面又的的确确存在着再也无法迥避的严重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问题不是由“行内”人提出来而是由“行外”人喊出来,这其中更有许多值得人们深思并忧虑的东西……好在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还是看到了语文界大胆改革的曙光——1999年全国、上海高考语文试题从命题思想到试题框架及试题内容都有了一些大小不同的变化,显然,这应该看作是语文界,特别是有关领导部门对社会各

2、届近年来尖锐批评的一个公开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回应。199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最可贵的探索有哪些?一是减轻心理压力。试卷长度有所缩短,题量有所减少,留给考生思考的时间较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考生应试的心理压力,淡化了考试时的过分紧张的气氛。试想,倘若连最好的考生都要连滚带爬且不喘一口气尚不能在规定时间完卷,一般考生在两个半小时该要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答好语文卷固然也需要敏捷的思维能力、宽广的思路和迅速作出判断及快速书写的能力,但似乎更需要反复阅读、字斟句酌、多方比较、缜密思考的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而这,也许是语文学科

3、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之一。是不是应该让一般考生都有时间思考该思考的问题,而不是像百米赛跑起跑时那样,屏住呼吸抢那零点几秒?试题有了较好的区分度,即使再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不会答的考生照样不会答。题量和难度的控制,是否应以中上等考生在充分思考的前提下按时答完全卷(并不一定答得正确)为主要标准之一?阅读量、书写量过大,在客观上是要求考生“粗心”“浮躁”和“焦急”,因为“细心”就答不完。看来,进一步缩小基础知识的考查范围,减少阅读量和书写量,适当增加思考的广度、深度及难度,是重语文综合智能检测而避免“时间威压”的思路之一。二是注重

4、能力的考查。增加了文学鉴赏题的内容(新增现代诗歌阅读鉴赏题)和赋分比例;作文部分,重在考查想象能力。三是面向未来,注重现代人必备的人文素质的潜移默化的渗透,比如创造力及想象力。四是注重体现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课外阅读指导的良好导向。据统计,仅语言知识及运用部分,就涉及雕刻、文学、地理、国内外要闻(如涉及“奥委会”“电器降价”“就业”)等。五是体现较前卫的学术观点。1999年作文试题的“注意”之下,破天荒地明显提出可“编述故事”。合乎情理的编述故事,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首先是对记实能力的一种参照和提高,其次是对想象能力的培养,最

5、后是对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某种意义上说,敢于同错误、陈旧的观念(譬如“中学生的作文只能写实”)决裂并标新立异,才是试题改革真正能与时代精神同步的最根本的保证。否则,拿出任何一套了无新意和生气的试题,都不难冠以“稳妥”的美名而使人们无可奈何。1999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最可贵的探索是什么?一是改变了试题的框架(全卷只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部分,已坚持了几年)。尽管其内容还有可商榷之处,但这毕竟属历史性的贡献。“文革”前也是只考阅读(翻译一段文言文)和作文,但上海试题的“阅读”加“写作”模式已有了全新的内容和质的飞跃:阅读部分为现

6、代文三篇(说明文、文艺评论、散文)及文言文两篇,作文为一大一小。倘若内容无大的问题,依这样框架搭建的试题,已能较全面地检测出一个考生主要的、真实的、升入高校或走向社会真正有用的语文能力。二是在阅读材料中渗透对现代人应具备的人文素质(如审美、善良与刚正、守法等)的呼唤。二.1999年全国、上海语文高考试题在可贵探索中存在的问题高考试题发展到今天,是一个既使人慰藉又让人无奈而又看到曙光的历史过程。“文革”前只考一段文言文翻译再加一篇紧跟当年政治热点的作文,其弊病是明显的:难于考查一个考生真实的语文水平和能力;易于培养说套话、假话

7、、空话的虚假人格。新时期以来直至1997年,试题的框架在真实、全面、公正地检测考生语文水平和智能的理性追求之下,愈来愈走向完备——这是必须肯定的主流。然而,其负面作用也愈来愈明显,由于量大面宽且相当一部分内容考得过“死”,而这些负面的东西又表现得如同正面的东西一样“超稳定”,怨声载道就在所难免了。学生负担过重(当然原因是复杂的,仅就“负担”而言,也不全是语文造成的负担)不能不引起命题人的深刻反思。1998年、1999年的试题有了缩小考查范围、着重检测语文综合智能的大胆尝试。然而,这两年全国题、上海题的格局,不但距离人们理想的

8、境地还有不小的差距,而且明显的负面的东西也不是都坚决地丢弃了——看来,试题在下个世纪初坚持不懈地探索中逐步达到较理想的境地,也需要一个历史过程。1999年全国试题依然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一是在框架上只作了微调,只是删去了背诵和古文化常识两种题型,基础知识及运用部分仍然量大面宽,无实质性变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