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早期康复治疗颈脊髓损伤疗效观察

电针配合早期康复治疗颈脊髓损伤疗效观察

ID:20989066

大小:1.92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0-17

电针配合早期康复治疗颈脊髓损伤疗效观察_第1页
电针配合早期康复治疗颈脊髓损伤疗效观察_第2页
电针配合早期康复治疗颈脊髓损伤疗效观察_第3页
电针配合早期康复治疗颈脊髓损伤疗效观察_第4页
电针配合早期康复治疗颈脊髓损伤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针配合早期康复治疗颈脊髓损伤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针配合早期康复对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专业: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研究生:江红艳导师:陈伟教授目录研究目的2试验方法3结果41讨论5结论6研究背景11致谢7颈脊髓损伤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颈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及大小便失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创伤。由于颈脊髓损伤压迫多来自脊髓前方,对颈脊髓的不完全性损伤主张早期前路减压及内固定手术,及早解除脊髓的压迫,重建颈椎稳定性。研究背景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以非常有效地改善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伤后越早实施康复治疗,所需的住院时间就愈短,所需的医疗费用就愈低

2、,神经功能恢复就越好,其关节挛缩、肌肉萎缩、褥疮、骨质疏松、感染等并发症也能有效地得以控制。罗治安.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3):246-247.黄晓春.脊髓损伤的康复目标[J].现代康复,2001,5(2):5-8.早期对脊髓损伤的局部穴位进行电刺激,可有利于脊髓神经细胞轴突的延伸,预防神经支配肌肉的萎缩。吴映华,蔡颖,周莉,等.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0):1581-1584.李建强.针灸结合物理疗法对截瘫的康复治疗[J].现代康复,2010,5(11)

3、:16-18.目前关于电针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文献报道较少,特别是关于电针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颈脊髓损伤患者经前路减压内固定术的文献鲜有报道。研究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早期康复对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Frankel分级、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的影响。在早期康复基础上,评估电针对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123入选、排除标准分组标准及治疗方法评定标准456试验仪器技术路线统计学处理试验方法入选标准:(1)符合颈脊髓损伤诊断标准者;(2)年龄必须大于20岁而小于70岁;(3)C3-C7节段损伤患者;(4)患者愿意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

4、住院60例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1)全瘫及脊髓休克期患者(2)Cl-C2损伤患者(3)生命体征不平稳患者(4)脑卒中、智力有问题患者(5)需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插管者(6)中途放弃治疗、不配合治疗者(7)年龄不在20岁~70岁者(8)晕针患者排除标准分组标准将60例颈脊髓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治疗组和电针配合早期康复治疗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经CT/MRI等确诊并行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受伤机制、性别、病程、Frankel分级、损伤节段等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表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

5、机制比较表2两组患者的损伤时间和损伤节段比较治疗方法评定标准:(1)Frankel分级(2)Barthel指数(3)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华佗牌SDZ-2型电针治疗仪治疗仪器颈椎夹脊穴治疗过程所有数据使用SPSS13.0版统计分析软件处理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疗效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神经功能分级采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处理技术路线治 疗 组对 照 组Frankel分级、Barthel指数、FIM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电针配合早期康复治疗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治疗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结果讨论通过电刺激

6、肌肉恢复运动功能的方法通常被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NMS)或功能性电刺激(FES)。FES可以提高肌肉强度和耐力,改善能量消耗的潜力,帮助肌废用性萎缩的逆转,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改善身体机能,并可增加下肢骨密度。D.J.Gater,SpinalCordInjury,in:ClinicalExercisePhysiology,(2nded.),J.Ehrman,P.Gordon,P.VisichandS.Keteyian,eds,Champaign,IL:HumanKinetics,2009,pp.523-542.D.Gater,ExerciseandFitnesswithSp

7、inalCordInjury,in:SpinalCordInjuries:ManagementandRehabilitation,S.Sisto,E.Druin,M.Sliwinski,eds,St.Louis,MO:MosbyElsevier,2009,pp.430-454.M.A.NashandD.R.Gater,ExercisetoReduceObesityinSpinalCordInjury,TopicsinSpinalCordInjuryRehabiliation12(4)(2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