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

ID:20990573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8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_第1页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_第2页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_第3页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_第4页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  瑞典皇家科学院1997年10月15日宣布,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教授朱棣文、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的菲利普斯和法国学者科昂·塔诺季,以表彰他们发明了用激光冷却进行低温下俘获原子的方法。  这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和李远哲之后又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也是华人4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0月15日凌晨,睡梦中的朱棣文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他的研究生率先向他报告了获奖的消息,起初朱棣文还以为是学生在跟他开玩笑,随后,一个叠个探询

2、和祝贺的电话不断打进来,朱棣文这才确信:“我是真得得奖了”。  在兴奋之余朱棣文坦言:事先已有一些预感,觉得自己的研究“非常地疯狂”,所以得奖是“应该有一点机会的”。事实上,朱棣文从事该项研究已有14年,且取得一定的成就——1993年该项研究即获费萨尔国王国际科学奖。  据介绍,朱棣文从事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尖端的激光致冷捕捉技术研究,有着非常广泛的实际用途,这项研究为帮助人类了解放射线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深入理解气体在低温下的量子物理特性开辟了道路。在原子与分子物理学中,研究气体的原子与分子相当困难,因为它们即使在室温下,也

3、会以上百公里的速度朝四面八方移动,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冷却,然而,一般冷却方法会让气体凝结为液体进而结冻。朱棣文等3位学者则利用激光达到冷却气体的效果,即用激光束达到万分之一绝对温度,等于非常接近绝对零度。原子一旦陷入其中,速度将变得非常缓慢,而变得容易俘获。该技术可以用来做精确测量,特别是做“重力测量”;人们还可以利用此技术做成重力分析图,由此解开地球上的许多谜团:例如观察油田的内层、勘探海底或地层内的矿物质,在生物科技上可以解读去氧核糖核酸的密码;科学家还可以借此研究“原子激光”,制造精密的电子元件;也可以测量万有引力,进一步发展

4、太空宇航系统,进行准确的地面卫星定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研究成果。  朱棣文1948年2月28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一个学者之家。  朱棣文的祖父朱祝年是江苏太仓城厢镇的一位读书人,十分重视培养后代。大姑妈朱汝昭早年曾留学日本;二姑妈朱汝华早年留学美国任兰加哥大学化学工程教授,是中国第一代化学家;三姑妈朱汝蓉,1943留学美国攻读化学,也为一名化学教授。  朱棣文的父亲朱汝瑾1940年毕业於清华大学化工系,1943年留美就读於麻省理工学院,1946年获该院化工博士,先后任美国圣路易、纽约及新泽西的3所大

5、学教授,历任美国和欧洲60多家石油、化学、导弹、核子工程及太空公司的顾问,亦是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其母李静贞出生於天津一名门之家,1945年清华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工商管理。朱棣文的外祖父李书田是20年代清华大学毕业生,1923年公费留美,回国后投身教育事业,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据了解,朱棣文父兄辈中至少有12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大学教授职位。因此,朱棣文说,出身学术世家对他今天取得的成就有相当的影响,关键的是,没有他们,就根本不会有我。  朱棣文有一兄一弟。哥哥朱筑文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专长DNA研究;弟弟朱

6、钦文是南加州比华丽山庄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都拥有博士学位。  成长在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里,朱棣文三兄弟从小就受到了东方文化的熏陶和培养。从父母身上他学会了刻苦、勤劳和谦逊,美国的开放式教育也造就了他的幽默、风趣和自信。  朱棣文非常感谢父母在学习上给了他们很大的自由度。升到中学后父母就很少再过问3个孩子的功课,而且,一直鼓励他们要以自己的兴趣为主来选择科系专业,一旦选定目标就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朱棣文高中毕业时,父亲本不赞成他选择物理学,认为善於绘画的儿子应该去学建筑,因为物理学界高手太多,不易出成就,而且做实验是枯燥无

7、味的,然而朱棣文却对物理学情有独钟,学问做得津津有味。1970年他获得了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数学和物理双学士;1976年28岁时,获得柏克莱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并在该校从事两年的博士后研究;1978年到美国贝尔实验室任电磁现象研究人员,因成绩显著并做得一手”漂亮实验”於1983年升任该实验室电子学研究部主任;1987年转任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1990年任该校物理系主任。从1983年起朱棣文开始从事原子冷却技术的研究,1985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他荣获诺贝尔奖的科研项目的主要工作是1987年到1992年期间在斯坦福大学完成的。参加

8、这项研究有很多科学家,和他一起获诺贝尔物理奖的人,朱棣文说,虽然他们是单独工作的,但“各自从不同方面做成了这件事。虽然我们的具体目标不一样,但这是一个异曲同工的贡献,我们的工作将造福人类。”  朱棣文教授目前带着8个博士生、2个博士后和2个大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