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阅读附答案

ID:20993154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8

文言文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阅读附答案_第1页
文言文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阅读附答案_第2页
文言文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阅读附答案_第3页
文言文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阅读附答案_第4页
文言文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阅读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阅读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言文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tiáochèn)丧父,事母以孝闻。伯父玚,深所嗟尚,每称曰:“此儿吾家之颜子也。”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士谦服阕,舍宅为伽蓝。博览群籍,兼善天文术数。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隋有天下,毕志不仕。  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撰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敢驰惰,退而相

2、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xì)讼,士谦闻而出财,补甚少者,令与多者相埒(liè)。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刘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货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fán)契。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

3、赖以全活者将万计。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士谦平生时为咏怀诗。又尝论刑罚,其略曰:“今之赃重者死,是酷而不惩也。语曰人不畏死不可以死恐之愚谓此罪宜从肉刑刖(yuè)其一趾再犯者断其右腕小盗宜黥(qín)又犯则落其所用三指又不悛(qun)下其腕无不止也。”有识者颇以为得治体。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

4、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节选自《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二》,有删节)  【注】伽蓝:佛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语曰/人不畏死/不可/以死恐之/愚谓此罪宜从肉刑/刖其一趾/再犯者断其右腕/小盗宜黥/又犯则落其所用三指/又不悛/下其腕无不止也  B.语曰/人不畏死/不可以死恐之/愚谓此罪宜从肉刑/刖其一趾/再犯者断其右腕/小盗宜黥/又犯则落其所用三指/又不悛下其腕/无不止也  C.语曰/人不畏死/不可以死恐之/愚谓此罪/宜从肉刑刖其一趾/再犯者断其右腕/小盗宜黥/又犯则落其所

5、用三指/又不悛/下其腕无不止也  D.语曰/人不畏死/不可/以死恐之/愚谓此罪宜从肉刑刖其一趾/再犯者断其右腕/小盗宜黥/又犯则落其所用三指/又不悛下其腕/无不止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时男女成年行冠礼笋礼时所取;名,出生后由父母所取。“字”与“名”在语义上有所关联。  B.髫龀,垂髫换牙之时,指童年.“黄发垂髫”“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中的“髫”“龀”与此处含义相同。  C.春秋二社,即春秋两季的社日。社日,是古代劳动人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其标志性习俗是祭祀和宴饮。  

6、C.黥,在脸上刺字涂墨的刑罚。黥、刖、劓(yì)、杖、笞(ch)、髡(kn)等均是古代刑罚,轻重不一,其中刖比黥更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士谦事母至孝,淡泊名利。为母守丧,形销骨立;少为参军,后拒绝举荐,隋朝建立后仍矢志不做官。  B.李士谦勤勉好学,才华横溢。他不仅博览群书,时常写诗,擅长天文术数,对刑罚也有合情合理的见解。  C.李士谦乐善好施,富而不奢。贩济施舍,不惜倾家荡产;家境殷实,却非常节俭,故而招待亲宾常用黍米。  D.李士谦仁厚谦虚,生荣死哀。利益被他人侵害,不加追

7、究反予宽慰;生前深受百姓爱戴,死时百姓流涕送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  (2)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10.(3分)B  11.(3分)D(黥比刖轻)  12.(3分)C(用黍米待客不是因为节俭)  13.(10分)(1)有兄弟俩(因为)分配财产不均衡,到了互相争吵、诉讼(的地步),李士谦听到后就拿出钱财,补足那个分得少的人,使(他)和分得多的人的财产相等。(“阋讼”“埒”各1分,大意3分)

8、  (2)那以后(李士谦)拿出几千石粮食来借给同乡,碰上年成歉收,借债的人家没有办法偿还,都来(向士谦)表达歉意。(“贷”“登”“谢”各1分,大意2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