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设备.(三)

印刷设备.(三)

ID:21002123

大小:18.03 MB

页数:146页

时间:2018-10-17

印刷设备.(三)_第1页
印刷设备.(三)_第2页
印刷设备.(三)_第3页
印刷设备.(三)_第4页
印刷设备.(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印刷设备.(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单张纸印刷机的收纸装置要求:收齐堆齐纸堆,不能损伤和蹭脏印刷品;能不停机收纸,提高效率;能适应高速印刷需要,同时要便于安全取样。组成:出纸机构、齐纸机构、收纸台升降机构、辅助装置。第一节出纸系统一、收纸滚筒1、传统防污式 2、点接触防污式3、表面特殊处理式4、气垫式二、收纸链条咬牙排三、链条松紧的调节一般调节到从收纸部分能够向上提起链条2~3cm为宜。四、收纸交接时间的调节要求收纸咬牙比滚筒咬牙少咬纸1mm,即咬牙距离滚筒边口约1mm。五、收纸咬纸牙1、咬纸牙结构轻型化;2、合理控制咬纸牙咬纸力,一般仅为压印滚筒咬纸牙的1/5~1/4。3、收纸咬牙咬力的调节转动调节螺钉

2、1,调节完成后用螺母2锁紧。如果力量不够,还可以通过锁紧3的相对位置来完成。第二节链条咬牙的传纸速度一、利用收纸链轮减速二、利用双导轨减速三、吸气轮减速机构四、风扇吹风减速装置五、印刷机印速与放纸时刻第三节、齐纸机构和纸台升降机构一、齐纸机构松开螺钉3可以左右移动,松开螺钉2可以前后移动。二、纸台升降机构第四节辅助装置1、空气导纸系统2、防蹭脏装置3、防粘装置4、纸张平整器5、副收纸板装置第七章单张纸胶印机的 水墨装置第七章胶印机的水墨系统§7.1输墨系统一、输墨装置的组成及性能指标二、供墨装置及其调节三、匀墨装置及其调节四、着墨装置及其调节§7.2润湿系统一、输墨装置的组成

3、及性能1、输墨装置的作用及时、适量均匀的为印版涂布油墨①将油墨打匀以符合印刷条件②在印版上涂一层薄而均匀的油墨③将从印版上带来的部分润版液蒸发掉④将版上外来的颗粒拣起,保持系统清洁§7.1输墨系统2、输墨装置的组成(1)组成供墨、匀墨、着墨(2)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供墨组成:墨斗、墨斗辊、传墨辊作用:贮存油墨并将之传给匀墨部分—匀墨组成:匀墨辊、串墨辊、重辊作用:将油墨变成薄而均匀的墨层—着墨组成:着墨辊、着墨辊压力调节和起落机构作用:向印版涂布油墨层§7.1输墨系统输墨装置的组成供:贮存和供墨,墨斗辊、墨斗和传墨辊间转,慢连转,摆动匀:打匀传递贮存,匀重串,软、硬相间多效好。

4、复杂响应慢着:图文涂墨。3、性能指标(1)匀墨系数匀墨部分墨辊(串墨辊、重辊、匀墨辊)面积之和与印版面积之比—Ky意义:反映将油墨迅速打匀的能力§7.1输墨系统=(2)着墨系数着墨辊面积之和与印版面积之比—Kz意义:反映着墨辊传给印版油墨的均匀程度=(3)积墨系数所有匀墨辊和着墨辊面积之和与印版面积之比大,积墨量大,墨色好,达到新态需时长。自控墨反应快,不宜过大。(4)打墨线数墨辊接触、分离次数。大,分隔多,均匀增加墨辊数量比增加墨辊直径好==§7.1输墨系统4、墨辊的排列软硬间隔排列墨辊油墨流动方向一致墨辊种类要少着墨辊多为四根墨辊的直径不相同最后一根着墨辊的直径大不对称排

5、列匀墨辊墨路短、墨辊少墨辊直径应小中间着墨辊直径小5、油墨在墨辊间的分配(1)墨层厚度的计算(2)着墨率(3)墨辊上墨量的分配规律§7.1输墨系统(1)墨层厚度计算c=d=1/2(a+b)图3-53 一对墨辊上的墨量分配设转移墨量μ,剩余墨层厚度为δ0,各辊墨层厚度为δ1~δ7,列方程组δ7+δ5=2δ6δ6+δ4=2δ5δ5+δ2=2δ4δ4+δ0+μ=2δ3δ3+δ1=2δ2δ2+δ0=2δ1δ1+δ3=2(δ0+μ)图3-54输墨系统的墨量分配解方程组:δ1=δ0+0.5μδ2=δ0+μδ3=δ0+1.5μδ4=δ0+2μδ5=δ0+3μδ6=δ0+4μδ7=δ0+5μ

6、结论1:在稳定的印刷状态下,理想输墨系统,分配到各墨辊上的墨量,从印版到墨斗以不同的比例递增,靠近墨斗的墨辊墨层厚度最大。(2)着墨率着墨率:各着墨辊单独供给印版的墨量与印版总着墨量的百分比称为该着墨辊的着墨率,用ai表示:前两根(靠近水辊)主要起着墨作用,着墨率大;后两根主要起匀墨和收墨作用,着墨率小。Ai为第i根着墨辊向印版提供的墨量辊数相同,图a从匀墨辊A传入油墨,图b从匀墨辊B传入油墨,墨层厚度计算结果:δ1=δ0+(3/12)μδ2=δ0+(6/12)μδ3=δ0+(9/12)μδ4=δ0+μδ5=δ0+(5/12)μδ6=δ0+(10/12μδ7=δ0+(11/1

7、2μδ8=δ0+μ图3-55墨辊排列形式AB印版上总墨量δ0+μ剩余墨量δ0,总着墨量∑Ai=μ。第一根辊着墨量为A1=δ1-δ0,依次类推A2=δ2-δ1A3=δ3-δ2A4=δ4-δ3A5=δ5-δ0A6=δ5-δ5A7=δ7-δ6A8=δ8-δ7图3-55墨辊排列形式图b各墨辊的油墨转移率均为25%,图a中前两根墨辊的转移率为41.67%,后两根为8.33%。结论2:墨量在各墨辊上的分配和各着墨辊的油墨传输率取决于墨辊排列的形式。(3)墨辊上墨量的分配规律各墨辊间墨层厚度以一定的比例出现。依照墨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