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文化底蕴

感受文化底蕴

ID:21004970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8

感受文化底蕴_第1页
感受文化底蕴_第2页
感受文化底蕴_第3页
感受文化底蕴_第4页
感受文化底蕴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受文化底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院:医学院专业:临床医学班级:2012级临床三班姓名:尚江电话:13919480540感受文化底蕴,歌颂美丽祖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然而在现今的社会经济制度下,这却成为两难的抉择,一方面为了摆脱贫困的社会现实,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而另一方面却不得不眼看着传统文化日渐消逝,因而,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又不阻碍现代化进程成为了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价值的话题。所谓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最好证明和必不可少的东西.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具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出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2、的作用。为了振兴和发展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振兴及繁荣对社会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我们中华民族是拥有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更是源远流长,这是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无法比拟的,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着我国人民千百年的智慧结晶,可以我们受益终身!当然,我们所说的文化并非只是所谓的文学底蕴,还有丰富的文化事

3、业及文化产业,这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倘若一个国家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也不可能有所谓的文化事业,更不可能发展为一种文化产业。我国是一个疆域及人口大国,是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国,而正是因为我国人民的多元化,民族的多样化,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社会科学便应运而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区域,不一样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我们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俗民风。然而对于我们来说,现今我国的文化遗产正以惊人的气势消逝,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维护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只有文化振兴才能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我热爱古典文学:高山流水,广陵绝散,阳春白雪,汉宫秋月;钟闾共音,鸾凤和鸣,曲觞赋诗,下里巴人;天圆地方,十横

4、九纵,楚河汉界,弄車架炮;醉翁恋景,太守会猎,清明上河,洛神凌波,白石游虾,悲鸿戏马,太多的太多让我热爱,太多的太多让我痴迷!我倾心近代思潮:思想萌发,洋务运动,实业创举,维新变法;三民主义,资本兴起,五四运动,民主科学;文化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思想的革新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自由,因为文化,我们更加进步,因为文化,我们更加团结,因为文化,我们定会走向繁荣,走向富强。我热衷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是两个相互关联的事物,都以文化为内容,但是性质,方式,策略,方向,目的各有不同。文化产业指的是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吸收不同的优秀文化,以丰富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5、,审美方式,道德素养,纯化和优化社会风气,生产秩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并能给人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目的的文化建设;而文化事业则主要是按照经济法则和价值规律,采取规模化生产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以赚取利润和发展经济为目的的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活动。若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必须要做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繁

6、华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通过深入改革,建立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创造条件。自从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全国各地博物馆,文化馆,文化胜地皆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开放,大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表明了我国文化事业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使之成为文化大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渐渐走入各大乡镇农村,乡镇阅览室,农村读书屋,使人民

7、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农村人民开始读书看报,上网冲浪,听戏唱曲,锻炼身体,是公共生活设施更趋于公平合理,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更加便捷。十八大以来,为了资源的合理化和共享,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更趋向于农村乡镇,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