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预防措施

标准预防措施

ID:21009974

大小:4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8

标准预防措施_第1页
标准预防措施_第2页
标准预防措施_第3页
标准预防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标准预防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宜兴市红塔医院标准预防知识标准预防的定义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CDC提出了“标准预防”它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法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是针对所有医院中所有接受治疗的病人而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必考虑其诊断)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起到了双向防护的作用一、标准预防的个基本概念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隔离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隔离措施:据根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手卫生二、标准预防的具体措

2、施(一)手卫生1、在以下情况下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2、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

3、污物之后。3、当手部有血液或其它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二)戴手套1、在以下情况下应戴清洁手套: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时:接触污染物品时。2、在以下情况下应戴无菌手套: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时;为病人进行诊疗技术等无菌操作时;接触病人破损皮肤、粘膜时。3、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戴无菌手套

4、时,应防止手套污染。如手部皮肤破损,应戴双层手套。(三)正确使用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1、一般诊疗活动、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2、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3、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

5、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摘口罩时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护自镜、防护面罩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4(四)适时使用隔离衣与防护服1、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患者的诊疗、护理时;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2、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3、隔离衣和防护服只限在规定区域内

6、穿脱。穿前应检查隔离衣和防护服有无破损;穿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及衣领.,发现有渗漏或破损应及时更换;脱时应注意避免污染。脱下隔离以后,将隔离衣污染面向里,衣领及衣边卷至中央,放入污衣袋清洗消毒后备用。隔离衣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遇污染随时更换。(五)防水围裙的使用1、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质喷溅、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时,应穿防水围裙。2、重复使用的围裙,每班使用后应及时清洗与消毒。遇有破损或渗透时,应及时更换。(六)安全注射1、使用过的针具和注射器应及时处理,不得重复使用。2、锐器使用后放置于锐

7、器盒中,在容器装满之前将其密封和处理。3、禁止用手回帽。免疫注射时使用自动销毁式注射器。4、任何锐器不能两人同时触摸;避免手术中经手传播锐器。(七)污染的医疗仪器设备或物品应正确处理。物体表面、环境、衣物按规定进行消毒。(八)医疗废物应按照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进行处理。医院感染相关概念与规范1、医院感染定义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一般没有明确潜伏期的入院4

8、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2、医院感染暴发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中,短时间内(天、周、月等)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3、卫生部颁布的六个规范: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4、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5、医院感染监测规范6、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以上六个规范为中华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