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 识 时 间

认 识 时 间

ID:21018424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8

认  识  时  间_第1页
认  识  时  间_第2页
认  识  时  间_第3页
资源描述:

《认 识 时 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认识时间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二册P81---82。  设计理念:  1、重视学法的多样化。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法的多样化,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如分的认识,通过让学生看一看、议一议、拨一拨、演一演、说一说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有较深刻的认识。  2、注重知识呈现的直观性。作为认识时间最普通、最直观的载体------时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也是很容易得到的教学具。因此在课的设计中比较注重知识呈现的直观性,新授中学生借助时钟认识钟面、认识分针、认识时

2、间,巩固练习环节学生借助钟面解决难点。同时课件将静止的知识动态演示,为学生突难点服务。  3、注重情感价值观的渗透。认识时间是一课能够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的内容。课的设计中注重情感价值观的渗透,通过感受1分钟、想象1小时等环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4、注重知识学习的趣味性、完整性。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本课设计了让老朋友小时钟带领小朋友认识时间的情节,并贯穿于课的始终,既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又保证了课的生动完整,比较自然。  教学目标:  1、生能够正确读、写钟面时刻,知道1时=

3、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尝试、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3、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一步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等于60分。  教学具准备:课件、实物钟、学生第四人小组一只小闹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老师带来一位大家的老朋友,猜猜看,会是谁呢?(实物出示)关于小时钟,你已经了解它多少呢?  学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相关内容,

4、整点、半点的看法、读法等。如学生回答比较散,教师拿实物钟边拔边启发。  师:这节课,小时钟要继续带着我们去认识时间(出示课题)高兴吗?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小时钟是带着它们家族的众多成员一起来的,(课件出示多种形状的小时钟)它们已经在小朋友的中间了(每个小组一只实物钟),它们的脸上哪些部分长得是一样的呢?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然后相互说说。(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依次出现:时针、分针、大格、小格)  2、认识时间  (1)认识分:小时钟可真是一个勤劳的宝宝,它体内的两根针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进行跑步比赛

5、,你知道谁跑得快吗?分针到底跑得有多快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分针一分钟可以跑这样的一小格。)  一分钟有多长呢?请两个学生上来分别跳绳、拍球。其余同学数数。  结论:一分钟很短,但一分钟也可以做有意义的事,我们要珍惜时间。  师:从6跑到7,分针跑了几分钟?分针要跑10分钟可以从哪里跑到哪里?假若12是时针、分针的起跑线,当分针停在3的时候,说明它跑了几分钟?停在8的时候呢?  你还能用当分针停在几的时候它已经跑了几分钟说话吗?  比一比,看谁认得又准又快。老师拨实物的分针,请学生用几时几分说话。  (

6、2)认识时间。  看自己组内的小时钟,它现在是几分呢?(实物投影展示)  选中其中的一只时钟,我们看看它的时针现在停在什么地方了?你认为这只时钟显示的是几时几分呢?你是怎么想的?  投影显示书本第81面数一数,你会看这几只钟面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指9:05,怎么读?你在哪看到过这样的时间?  你能拔出这些时间吗?投影显示书上第81面拔一拔  (3)时分的关系。  在拔时间的过程中你注意到分针与时针谁跑得快了吗?(实物钟演示)  那到底快多少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拿出自己组内的小时钟拔一拔,他细观察。 

7、 结论:1小时=60分  想像一下,1小时有多长呢?(进行珍惜时间教育)  (三)巩固新知:  小时钟不仅带大家学习了知识,还给小朋友准备了礼物呢。它要送给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书本第82面做一做1  2、书本第82面做一做2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小时钟马上要跟我们说再见了,你知道这节课它与我们一起学习了多长时间吗?(课件出示两个钟面:上课钟面与下课钟面)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引导:上课时是几时几分?看老师拨钟,我们一起5分分地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