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发展探究

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发展探究

ID:21020465

大小:2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8

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发展探究_第1页
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发展探究_第2页
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发展探究_第3页
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发展探究_第4页
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发展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发展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发展探究  摘要:全国文博工作者齐心协力,在五年时间内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平台的建立。如何将庞大壮观的文物信息平台进行充分运用,满足公众日益复杂多样化的需求,是文博工作者们面临的下一步发展方向。拥抱可移动文物数字化的新局面,同时也利用数字化的技术为博物馆的建设添砖加瓦,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博物馆数字化的前进道路艰难漫长,但也前景可观,不容小觑。  关键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三维建模;图像识别搜索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告一段落,各普查单位的信息上传和审核工作都

2、已经完成。面对来自全国各地文博系统的如此庞大壮观的数据,让人感到兴奋激动的同时,又开始思考:这些数据,如何得到有效的应用?笔者作为参与普查的基层一线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中意识到,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研究,是现今一项必要的文物保护和使用课题。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对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的后续数字化运用方向作一些畅想和提议。  一、引入图像识别技术  在普查的过程中,普查单位为每一件藏品拍摄了“证件照”。这些照片与文物的文字信息、数据信息相对应,形成每一件文物特有的“电子身份证”。由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文

3、物的“身份证”组成了庞大的文物信息数据库。面对信息含量如此巨大的数据库,若在不知文物名称等信息的前提下,要查找到目标颇有难度。如果使用图像识别技术,则能够加快搜索速度,更快捷、准确地找到对应的信息。  以下就可移动文物数据库中引入图像识别技术后,文物保护的两种可能性发展作论述。  (一)近似文物自动匹配  我国在建国前长时间处于动荡混乱的局面,文物在不安定的环境下很容易流散、流失。一些原本成套的文物因种种原因流转到不同的收藏单位或个人手中。甚至有的书画长卷也一分为二,收藏于两地。如元朝画家黄公望的

4、《富春山居图》,因被烧而分为两段,历经三百年之后,一段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另一段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又如2013年9月国家博物馆开展的“大美木艺――中国明清家具珍品”展览中的四只的紫檀镶珐琅方凳,其中两只是属于国家博物馆藏品,另两只是由于办展需要,国家博物馆特向恭王府借调的。四只方凳本为一组,但早年由于未知的原因被分开。建国后时隔多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才被发现这两只方凳与国家博物馆的原为一家。  尽管现在已有部分文物找到了他们的“同胞”,但在全国庞大的文物基数中,再次发现不同收藏单位所藏文物原为一

5、套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如今,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平台已经完成信息上传与审核工作,如果在建立的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库中,运用图像识别搜索技术自动搜索识别,查找相似的文物信息、图片,或许可以找到这些可能在千百年前成双成对摆放、使用的文物。  (二)为年代判定、命名确定等作参考  在参与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过程中,笔者面临了年代判定、命名确定等困难。虽然大部分存疑之处通过查找资料、请教同行与专家得以解决,但对于今后的新入库文物的年代判定、命名确定仍有不安,担心自身学识不足以准确判断。在与其他普查单

6、位的同行交流时,发现在县级普查小组中,存在如此疑虑的不在少数。目前,县级博物馆缺少经过系统学习的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人员体会到自身专业素养缺乏,在努力提升自我的同时,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汇集了来自全国文博系统的大量信息,基本已全部经过专家学者检验、修改。若整合这些已经过专家认定的文物图片、文字信息,形成信息库,以关键字搜索、图像识别搜索等为查询方式,将查询出的结果作为文物命名、断代的基本判定参考,则对于县级博物馆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二、建立珍贵文物的三维模型  在日常

7、的陈列布展工作中,出于文物安全和展厅面积等考量,馆藏珍贵文物往往无法全部展出。许多参观者“慕名”前来,却发现想要欣赏的文物不在展出期。如何缓解参观者“乘兴而来,失望而归”的心情,满足他们观赏到全部珍贵文物的愿望呢?笔者认为,通过LED显示屏,参观者不仅可以欣赏到尚未展出的文物,并且可以将其放大缩小,观看不同角度的形态特征,甚至在展出时无法观察到的器物底部,也能够一览无余。  (一)三维建模的定义和方法  三维建模是指使用三维建模工具,在计算机上将物体形态及其属性转化建立成三维数字几何模型,是将实物

8、数字化的一种过程。在建筑设计、动画设计等行业,三维建模技术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对于文物保护领域来说,三维建模仍是一项新兴的技术。目前,物体的建模方式大?w有三种:仪器设备测量建模,图像建模和三维软件建模。文物三维建模通常使用前两种方式。  1.仪器设备建模  仪器设备测量建模是指依靠三维扫描仪将实物数字化的过程。三维扫描仪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由于文物自身的珍贵性和不可再生性,对文物的扫描应当以文物的安全保障为最基本要求,所以扫描一般为非接触式,即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它能够通过扫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