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一份沉甸甸责任

支教:一份沉甸甸责任

ID:21023204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8

支教:一份沉甸甸责任_第1页
支教:一份沉甸甸责任_第2页
支教:一份沉甸甸责任_第3页
支教:一份沉甸甸责任_第4页
支教:一份沉甸甸责任_第5页
资源描述:

《支教:一份沉甸甸责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支教: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非常高兴,我今天能够作为句容支教教师的代表向各位领导汇报我们的支教情况。首先,我代表所有的支教老师向赣榆县的各位领导、老师表达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让我们身处异乡却能够享受到在家般的温暖。同时也要感谢我们家乡的领导,不顾路途遥远来看望我们这些支教老师,你们的关怀和期望,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我们代表的是整个句容、整个句容的教育,光荣与使命同在。时光荏苒,到苏北支教已有三个多月,其间的付出、感动、收获难以尽言,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

2、面汇报我们的工作:一、初到苏北:感受到在家一样的温暖怀揣着几分忐忑、不安、激动,我们来到了苏北的赣榆支教,我和曹兴宝老师支教的是海头二小,一见面,海头二小的领导像迎接远方的客人,和我们热情握手、拥抱,王继聚校长的一句话让我们惭愧不已:“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你们盼来了!”接着,韩仲学校长把我们带到了我们的宿舍,里面床、被、毛巾、盆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显然,他们把该想到的全都想到了。这就是我们临时的家了,舒适而又温馨。并且,韩校长还专门安排了后勤人员负责我们的一日三餐。为了让我们出行方便,学校为我们买了新自

3、行车;为了让我们在这儿不再孤单寂寞,学校的领导、老师主动找我们谈心、嘘寒问暖;为了让我们每个月尽快与家人团聚,每一次回家韩校长都派专车一直把我们送到赣榆县城的汽车站。点点滴滴,我们收获了太多的感动。他们把我们当作客人、专家,但我想,我们不能自己把自己当作客人、专家,我们要尽快融入这个集体,把自己当作普通一员。因此,我们对自己严格要求,严格遵守学校纪律和作息时间,别的老师做到的我们必须做到,别的老师完成的任务我们必须完成,我们和其他老师一样认真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等。在这儿,我们的工作、生活是

4、充实的,每一天都被感动包围着。我们每一天都把感动记录下来,我们的支教日记有多篇刊登在赣榆的教育网上。二、走进课堂:和孩子们共享美好的教育生活。教师的舞台在课堂,孩子的成长在课堂,我们支教的主阵地也应该在课堂。因此,我和曹兴宝老师主动向学校请缨带一个班的语文课,我带的是六(2)班的语文课,他带的是五(4)班的语文课。第一次走进课堂,我们看见的是一群朴实、懂事、真诚的孩子,面对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就想,我们一定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帮助他们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因此,每天晚上我们批改好

5、学生的作业,就认真的钻研教材,搜集资料,设计教案,于是第二天的课堂上就有了观点的接纳、思想的交锋、情感的共振、心灵的锲合,我发现孩子们越来越喜欢我的语文课了,星期四下午是两堂作文课和一堂自习课,我问孩子们累不累,他们整齐划一地说:“不累!”在他们的作文本上这样写道:“由于支教老师的到来,我特别期待支教老师独具匠心的第一堂作文课。”还有学生写道:“柏老师和别的老师上作文课不同,他总是把我们的激情激发出来,让我们有话可说。”“新来的语文老师就是与众不同,他教学的方法就是让我们在乐趣中寻找知识。”“今天又是语文

6、课,与众不同的柏老师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这些孩子在作文本上的真情流露给了我巨大的鼓舞,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当老师的快乐和幸福。于是我想到,我们的课堂是需要用心去经营的,把课上在孩子的心上,这样他们就会喜欢你的课,进而喜欢你这个老师。为了把孩子们从课内引向课外,获取更多的知识,我们在班上组织开展了班级读书会活动,每个月举行一次,共同交流读书的收获和快乐。我们还开展了古诗文诵读活动,把一些经典的古诗文推荐给孩子们,让他们亲近传统文化,受到文化的浸染。渐渐地,孩子们和我们距离越来越近,他们把我们当成了真正

7、可以信赖的朋友,他们学习的兴趣更浓了,一些原本不做作业的孩子能够完成作业了,上课不举手的能够大胆发言了。一次,孩子们得知我们要回去,一个个依依不舍,曹老师班上的孩子当即吟诵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当我们再次回到赣榆,走进课堂迎接我们的是孩子们自发的热烈掌声。我想,当我们支教回去,一定忘不了这些可爱的孩子,我们的支教因为走进了课堂,因为有了这些孩子而绽放出生命的美丽!三、参与教研:在思想的碰撞中共同成长支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交流、提高自己的锲机,因此来

8、之前我就有一个心愿,要积极参加一些教科研活动,多听苏北的一些专家、名师、骨干教师的课,要取到“真经”,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把宝贵的经验带回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支教是相互的,共赢的,促进两所学校、两个区域教育的共同提高。来这儿第一个月,我们面向海头二小的全体老师上了第一堂公开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和《艾滋病小斗士》,我们的课得到了老师们较高的评价,分管教育教学的王继聚校长专门就我们的课写了一篇评课文章,和我们的教学实录一起刊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