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严师出高徒的例子

几个严师出高徒的例子

ID:21024486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8

几个严师出高徒的例子_第1页
几个严师出高徒的例子_第2页
几个严师出高徒的例子_第3页
几个严师出高徒的例子_第4页
资源描述:

《几个严师出高徒的例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几个严师出高徒的例子:邹韬奋:少年时在父亲面前背《孟子见梁惠王》,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一想不起来就要挨一下打,半本书背下来,“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陪在一旁的母亲还要哭着说“打得好”。鲁迅: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是一个博学而又极为严厉的人,在他的三味书屋里,有戒尺,还有罚跪的规则,但是都不常用。蒋梦麟:如果背时有些疙瘩,先生要求一遍又一遍地再念,甚至念上一两百遍。碰上先生心情不好,脑袋上就会“吃栗子”。天黑放学时,常常有些学生头皮上带着几个大疙瘩回

2、家。周作人在《父亲的病》中写道“《中庸》《中庸》,打得屁股好种葱”。对于这种痛苦,沈从文、胡适、郭沫若等都描述过。许多学生所记得的先生形象,就是“先生桌上必备有一块长方形木板,叫做戒方。学生如不守规矩,或背书不出,先生就用戒方打头或手心,打破打肿,都是司空见惯的事。”郭沫若写道:我们的沈先生是很有名望的,不消说他的刑教很严。他的刑具是一两分厚三尺来长的竹片。非正式的打法是隔着衣裳隔着帽子的乱打,正式打法是打掌心打屁股。小小的犯人要把板凳抬到大成至圣先师孔老二的神位面前,脱下裤裆,把屁股露出来,让大成至圣先师孔老二的化

3、身拿起竹片来乱打。我最忘不了的是那铁盔的故事。先生爱用细竹打人,小小的一个头脑打得一面都是胞块,晚上睡的时候痛得不能就枕,只好暗哭。母亲可怜起来,她寻出一顶硬壳的旧帽子给我。先生打起来只是震天价的响,头皮一点也不痛。我的五哥便和我争起这帽子来。有一天他抢去了,我便号啕痛哭起来。这使先生发觉了那个秘密,他以后打我的脑壳时,要揭去帽子再打了。母亲也没办法了。史学家黎东方的母亲一开课便向老师嘱咐过不要打,有佣人看见,还会叫先生不要打。张治中的业师是他的叔舅,他没有功名,但自小苦学,一天到晚诵读写作,对学生也很严,背四书五经

4、要连朱熹的注一起背,背时偶然停一下,手上的厚板就打下来,连张治中这样没有躲懒的学生也被打得额角留一道创痕。就是这样的业师,大热天拿扇子为熟睡的张治中驱蚊,使张治中心中感谢不已。史学家蒋廷黻(fú)回忆上课的情况:我把书交给老师,他念一遍,我跟着念一遍。他看我已经会念,就命我回到自己桌子,高声朗诵,直到记牢为止。《三字经》有韵律,句子短,记起来并不困难。每句念若干次,我认为可以丢掉书本背得出来时,再拿书到老师那里,背朝着老师和书本,背诵书中的原文。老师认为我真能背诵了,于是他再教我四句新的。《三字经》、《千字文》这些蒙

5、学书都是句短而有韵的,所以背书不算很苦。到了背四书五经,就渐渐进入苦境。四书之中,《论语》、《孟子》比较易背,《中庸》则不易对付了。五经之中,一致认为难背的是《书经》(《尚书》)。一个人到了成年时,常常可以从背得的古书里找到立身处世的指南针。在一个安定的社会里,一切守旧成风,行为准则也很少变化。因此我觉得我国的老式教学方法似乎已足以应付当时的实际所需。现在,在施教过程中,孩子到底能不能“打”呢?玉不琢不成器、娇子如杀子,教不严师之惰,学生懈怠,完全应该打、可以打,但要讲究打的部位和工具。部位:绝对不能打头和打脸,选择

6、手心最好,对身体神经无害,还足以让孩子接受教训。工具:戒尺,而不是棍子、鞭子之类,也不是讥讽的言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