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浅探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浅探

ID:21025417

大小:3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8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浅探_第1页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浅探_第2页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浅探_第3页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浅探_第4页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浅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浅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浅探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9  1  起跑线上的较量——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浅探  摘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家庭教育也应有科学的方法,素质教育应迅速走入家长的头脑中去,让我们的孩子赢在起跑线。独生子女的普遍心理及其成因的分析,“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浅探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9  1  起跑线上的较量——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浅探  摘

2、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家庭教育也应有科学的方法,素质教育应迅速走入家长的头脑中去,让我们的孩子赢在起跑线。独生子女的普遍心理及其成因的分析,“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健全的人格是孩子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是影响他们一生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因素。关键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心理特点、指导学习、学会生活、做朋友20世纪70年代,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来控制人口快速增长和提高

3、人口素质。现在城市百分之九十,农村百分之六十以上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独生子女的成长引起了关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家庭教育也应有科学的方法,素质教育应迅速走入家长的头脑中去,让我们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一、独生子女的普遍心理及其成因的分析由于独生子女的心理表现在良性与恶性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一)良性心理特点及其成因的分析当代大多数独生子女具有智力强、见多识广、性格活泼、情绪饱满、精力旺盛、爱好广泛、目标远大等

4、心理特点。这些心理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多数独生子女的家庭具备优越的物质和经济条件。独生子女具有充足的营养,从小能接触到极富启发性的教育环境,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图书、各种网络等开辟了见多识广的渠道。其次,多数独生子女的父母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阅历较丰富,环境教育资源比较优越。这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影响将是潜在的,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在智力、理想、意志等方面的优良品质。再者,独生子女能够得到父母所给予的爱,由于独生子女在父母心目中的特殊位置,致使父母不惜时间、不惜重金为孩子健康成长

5、提供各种有益的熏陶环境,包括父母利用节假日携孩子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公园、动物园等参观或参加各种科技展览等有益活动,大大拓宽了孩子的视野和知识面。(二)恶性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分析独生子女的不良心理主要表现在个性强即“唯我性”,爱讲面子、心理承受能力差、胆怯、依赖性强、娇气、生活上较奢侈和自理能力差等。这些恶性心理特点的形成主要在于独生子女生存环境的优越和父母等周围人的溺爱所致。首先,因为“独生”,导致独生子女长期缺乏兄弟姐妹等“儿童伙伴”关系,离群索居,不易从“唯我”中解脱出来,“霸性”容易形成,

6、群体意识淡薄。其次,由于独生,其父母及亲戚等自然过度溺爱,使孩子养成懒惰习惯,造成孩子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差。再者,由于“独生”这一特殊性,决定了独生子女在溺爱环境中养成了爱听“顺耳言”的习惯,缺乏民主作风和团结互助的友爱精神,私欲观念较浓,不利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二、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现今,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两个不良倾向日趋明显:一是娇养型,注重在生活上给孩子创造优越的条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对孩子的学习和品质等方面却不够重视,甚至施加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负面影响;二是专制型

7、,不顾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强迫孩子学这学那,随意拔高要求,最后是揠苗助长,焉能久矣?那么怎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供家长探讨:(一)建立教育新观念长期的应试教育制度使老师、家长、学生都把目光投在考试上,“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是最好写照.然而,现代化的经济却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1、要求人才素质综合化。2、要求人才个性化并有创新的能力。3、要求人才多样化。仅仅能掌握前人现成的经验理论或考出个高分显然已远远不够。因此,家长首先要从考试成绩中解放出来,

8、建立新的教育观念,如中国家庭教育协会顾问徐维成同志所说:“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命运,只要能为社会作贡献,就是成功的人生”。把素质教育引进家庭,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全方位、自然地发展,长大能为社会作贡献,才算是成功的教育。(二)科学地引导孩子学习现代社会知识、信息量都在飞快地增长,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这样说:“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1)培养学习的责任感。责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