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草必除,除草必尽

有草必除,除草必尽

ID:21028728

大小:3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8

有草必除,除草必尽_第1页
有草必除,除草必尽_第2页
有草必除,除草必尽_第3页
有草必除,除草必尽_第4页
有草必除,除草必尽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草必除,除草必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杂草学——关于“有草必防,除草务尽”的观点Summer摘要:长期以来,对于农田杂草防除采取袭用“除小、除早、见草即除、除草务尽”等原则进行,然而实际效果来看,每年为此不仅仅消耗了大量的劳力却未能根除杂草,而频繁的中耕除草还造成表土流失。即使到近几十年推行化学除草以来,这个原则也没有改变。不适当的使用化学除草剂对杂草起着抗性筛选作用,不仅除草效果日益下降,而且对土壤、作物果实、地下水源等等造成新的环境污染。生产中经常可以见到,一种杂草被根除了,立刻就有一个新的杂草种群接替进行危害,而且危害更大!致使人工以及化学药剂也难以见效。关键词:杂草、除草

2、、作物、化感作用正文: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必须有一个多样性的植物种群或者说动植物群落来维持相对的生态稳定平衡,我们打破一个平衡往往会给另一种意想不到的生物群落平衡创造条件!自然界中许多教训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深刻的。1988--1994年笔者主管农场三千亩土地,想尽办法基本上根除了雀麦以及米蒿,却没有想到给当初根本就不起眼的看麦娘创造了特好的机会,到现在成了一大心患。产量损失每年达30%还要多。Summer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子的影响,杂草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杂草与作物之间的相克作用,感化作用等,这些做用都影响着作物与杂草,在作物中长出的杂

3、草不是只要有就除,而且还要除尽,这样反而会影响到作物,我们除去杂草的目的旨在于让作物高产。杂草与作物之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不能让杂草影响做物,作物也不能让杂草寸草不生。对于任何事物,我们必须要一分为二的来看、来辨析。对于杂草我们不能够单纯的只看到它的有害的一面,也不能光是强调杂草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有害作用。随着生态学和经济学发展,我们确实应当重新认识杂草作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和生产者的有利的一面。国内外对于杂草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一致的看法是:1、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争空间。杂草的适应能力、抗逆能力、竞争能力远远超过作物。2、产

4、生有害抑制物质,阻碍作物生长。好多杂草根系生理代谢分泌物能够抑制周围甚至下一料作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比如荞麦和野燕麦草根系分泌物就能抑制玉米生长。3、降低农畜产品质量。毒麦种子混入粮食中容易引起中毒,遏兰菜,奶牛食用后会使牛奶变味。4、妨碍农事操作。大巢菜、猪秧秧,小旋花兔丝子等等严重影响田间管理收割。Summer5、传播病虫害。田间以及农田周边许多杂草是昆虫、病菌、病毒寄主或转寄主,紫花地丁、车前草是棉蚜转寄主,鹅冠草是小麦吸浆虫转寄主,等等。6、影响人畜健康。毒麦、麦仙翁、蔓陀罗等等直接危害人畜7、增加生产费用和劳动力。然而杂草虽然有不利

5、的一面,但是也有可以利用的地方:(1)、保土养土这是杂草很好的生态作用。增加覆盖,防止水土流失,减少辐射,改善农田小气候具有重要作用。豆科的草类还有增加土壤氮素作用,一些草类还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状况;(2)、为有益生物提供食物和隐蔽场所某些杂草是有益昆虫(天敌)的食物来源;(3)、是寄生和捕食昆虫的贮备库为天然寄生提供可靠场所,提高寄生率,进而提高天敌防止害虫效率;(4)、医药资源某些杂草本身就是很好的中药材,马齿苋、车前籽等等;(5)、牲畜饲草、人类食品和工业原料;(6)、遗传基因库(育种材料)野稻、野大豆。冰草,长穗燕麦草等等在杂交育种方

6、面取得很成功经验;(7)、提供能源、消除污染、美化环境。Summer其实农田杂草群落演替的动力即是农业耕作活动及农业生产措施的应用。通常其演替的趋势总是与农作物生长周期相一致的。也就是说,作物是一年一熟或一年多熟的农田,其杂草群落的演替总是趋向于以一年生杂草为主的方向,反之,亦然。长期施用同类除草剂,优势杂草的种群数量原来越小,劣势种群由于未得到防除,日积月累后,其种群数量逐渐增大,使原来的优势种群逐渐转变为劣势种群,相反,劣势种群却变为优势种群,造成优势种群与劣势种群的变化。杂草群落演替的结果,总是达到一种可以适应某种农业措施作用总和的动态

7、稳定状态,也即顶极杂草群落。水稻的种植,水稻田中顶极杂草群落均以稗草为优势种的杂草群落。尽管人类的汰除,由于稗草与水稻的伴生性,使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稻茬麦田的顶极杂草群落是以看麦娘属为优势种的杂草群落。北方旱茬麦田多以野燕麦为优势种的顶极杂草群落。秋熟旱作物田的顶极杂草群落,大多是以马唐为优势种的杂草群。Summer异株克生或化感作用,是指植物植株或其残体向环境中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影响周围其它植株生理生化代谢及生长过程的现象。具有化感作用的物质称作化感化合物。如该物质直接来源于植物的分泌或分解出来的,其产生的他感作用称为真化感(真克生);如

8、化感化合物是通过微生物降解来的,间接来源于植物则称为次生化感化合物,其作用称为功能性化感。化感作用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既存在于不同杂草种群之间。老桃园残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