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提纲

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提纲

ID:21042646

大小:39.9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9

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提纲_第1页
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提纲_第2页
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提纲_第3页
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提纲_第4页
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提纲学科语文年级高三日期2018年10月12日第10周星期四主备人:应健课题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把握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方法;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教学资源准备1.课文中的虚词总结印发给学生。2.课件辅助教学。教学环节整体设计3分钟7分钟20分钟5分钟5分钟考题解读考点解读突破策略迁移训练真题精炼环节推进要点【考情解读】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浙江卷不仅直接命题考查,也放在翻译题中间接考查。“常见文

2、言虚词”,即《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文言虚词的考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要求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应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其二,主要指虚词在句中的意义与语法功能,如词性、语法作用等。文言虚词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在高考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连词、介词、副词、助词、代词的用法。文言虚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环节,也是高考语文命题总要的考点,《考试说明》规定了18个常见文言虚词,浙江省近几年文言虚词考查了以下几个:2012年是“以”“而”“

3、其”“所”;2013年是“且”“也”“则”“之”;2014年是“而”“者”、“于”“以”;2015年是“也”“则”“而”“之”;2016年是“与”“若”“所”“而”;2017年是“以”“之”“其”“而”。2018年是“之”“其”“于”“所”。其中5“而”、“之”“以”“则”“也”“所”“其”出现了两次及以上,考查频率高。考点的命题形式是四组八句,每组两两比较文言虚词用法的异同,其中一句为给定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一句为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篇目中的句子。这种形式既考查学生的能力,又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同时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课内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少到课外搞题海战术。【问题】学生普遍对文

4、言文有畏难心理,对文言虚词畏惧它的一词多义、虚虚实实、古今有变,花费较多时间复习,收效却不明显,对拿取文言虚词选择题的3分信心明显不足。【备考思路】调整学生心态,调动欲望和兴趣。备考文言虚词,不但为拿取文言虚词选择题的3分,而且同时在拿取与虚词有关的断句、翻译、特殊句式、筛选文中信息等好几个考点的分。确立文言虚词复习的目标。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所有考点都是在考查学生的文言文“读懂”能力和翻译能力,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致的。师生备考18个虚词的终极目标是: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读懂能力。制定策略:聚焦虚词,多角度梳理,反复巩固,适当拓展。【指导原则】1.立足教材。2.用好《全品》与自编练习。3

5、.学生自主合作学习。4.循序渐进、温故知新。【突破策略】一.虚词聚焦。学生想办法记住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常用文言虚词有三四十个,高考重点考查其中的18个,熟记住它们,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就能形成条件反射,把注意力集中在这18个上面,使阅读形成有重点的阅读。二.多角度梳理。文言虚词,大多“身兼数职”,一词多用,必须对它们全面复习,掌握其常见用法,烂熟于心,考试时才能结合语境快速而准确地加以辨别。对18个虚词多角度梳理,可以有效地全面复习和巩固。而且每个角度都抓重点、抓生疏、抓疑难、抓特殊的用法,逐步减少复习量,学生的信心

6、逐步提升。1.词的角度。(1)学生整理完善《备考指南·系统用书》上《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表》,用自己熟悉的短而易记的课文例子替换表中陌生的例子或较长的例子。为表中只提到的词义没有例子的虚词找课文例子。(2)抓重点。纵观近三年的高考,18个虚词基本都考查过,相对集中在“之、其、以、于、为、而、因、乃”八个,这些是复习的重点,也是难点。(3)学生整理出每个虚词中自己最难掌握的词义和用法,理解并熟记相关的例句。归结起来,难点如下:【之】:作代词,译“自己”“我们”“这”“这些”。作助词,消句子的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定语后置的标志,补语的标志。5【其】:作代词,译“我的”、“我(自

7、己)”、“你的”、“你”、“其中的”。▲作副词、连词所有用法。【以】:作介词,译“凭……身份”,“由于”、“按照”;作连词,相当于“而”或译“地”、“因为”;作副词,通“已”,译“已经”。【而】:作连词,表假设、表因果、表修饰。【于】:作介词,译“在……方面”、“由于”。【因】:作介词,译“依照”、“根据”、“依靠”、“凭借”、“趁着”、“通过”。【乃】:作副词,译“才”、“这才”“就”、“却”、“竟(然)”“反而”。【为】:作“介词”译“对”,“向”、“当”、“等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