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相关分析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相关分析

ID:21045169

大小:65.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9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相关分析_第1页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相关分析_第2页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相关分析_第3页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相关分析_第4页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相关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相关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相关分析'四川中晨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摘要:建筑后浇带的施工在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它属于建筑结构中比较特殊的部分。木文主要提出了建筑后浇带的概念,分析了其具体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要点,并阐述了建筑后浇带施工重点和难点。关键词:养护;后浇带;混凝土;裂缝城市高质量的建筑物是城市现代化的明显特征,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较快,全国各地的高层建筑纷纷拔地而起,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极为关键,因此,木文就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作了相关探讨。一、建筑后浇带的概念后浇带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

2、可忽视的,通常在建筑施工中,会不可规避的出现纵横两个方向的长度过大或荷载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此时,若不计后果直接进行浇筑,那么裂缝就会出现,裂缝是施工质量中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后浇带既可解决沉降差出现的结构裂缝,乂可防止出现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变化、收缩不均可能产生有害裂缝。它是在建筑施工中,按照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施工规范的要求,为规避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温度过高乃至其它原因而出现的裂缝,通过临时施工带的设置,将结构进行分割,然后对分割后的构件板块浇筑混凝土,经过构件结构变形达到规定条件后,再浇筑施工带混凝土,这种办法能够有效地连接结构整体

3、。在当今建筑中通常都会设置后浇带,适宜的后浇带设置,不仅能够使收缩应力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还能够防止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裂缝。所以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极为广泛。二、工程实例概况某综合客运枢纽站工程,建筑总面积为45156m2,地下室1层,地上站房2层、办公楼13层,整拣建筑的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木次施工中,沉降后浇带有1条,伸缩后浇带3条,所有后浇带宽度均为800mm,在主裙楼间设置沉降后浇带。三、工程实况中的施工技术要点在一系列的建筑技术规范以及现行建筑混凝土结构规程中,均严格规定了后浇带的构造要求。由于不同的工程中,苏具体的施工条件及环境等

4、状况都有所差异,因此,每一项建筑都冇其对应的施工图,后饶带的留置宽度以及何吋补浇等问题都是不同的,在本项0中后浇带的留置宽度为800mm。3.1后浇带使用的施工原料的质量控制及浇筑要点(1>进场材料的挑选。在项0开展之前,施工人员不能够盲B的施工,应该先对采购回来的混凝土进行查验,检查配合比通知单、送货单,查看其生产日期、强度等级,还应对抗裂纤维、膨胀剂等外加剂的品种、掺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只冇当所冇的施工材料全部合格的情况下才能够将其投入到施工当中,并留样试验。(2)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的搅拌主要是要保证混凝土中的各种材料拌合均匀,防止混凝土因不

5、均匀的搅拌导致出现混凝土和易性较差的质量问题,后浇带使用混凝土外加剂品种较多,应适当延长拌合吋间,保证混凝土拌合料的和易性。(3)密实度的控制。后浇带的密实度及其重要,后浇带密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后浇带的质量,在浇灌中,为确保后浇带的密实度达到要求,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的振捣过程进行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捣振顺序应该从中心向周围来振捣。捣振时间控制在20S-30S为最宜。混凝上振捣的密实度以混凝上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平tt、泛浆为准,振捣结束后,再做2遍抹压处理,按照相关操作要求进行振捣和抹压能够冇效减少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发生,浇筑温度最好

6、控制在5-35°C以内,否则应采取相应措施。3.2后浇带施工位置设计及浇灌技术施工前,清除原混凝土表面的垃圾、水泥薄膜、松动石块和软弱的混凝土层,M吋打毛,保证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松动。提前24h用水冲洗并充分湿润,清除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积水,同时清除钢筋上的水泥浆和浮锈,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及止水带必须进行验收,并做好隐蔽验收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浇筑。浇筑时,施工缝上应先铺10-15mm厚与浇筑混凝土成分相同的同标号砂浆一层,再按设计要求采用比原结构强度等级高一级掺加微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从后浇带边缘开始进行浇筑,

7、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和振捣,考虑混凝土收缩因素,后浇带混凝土应比原结构混凝土表面高5mm左右。在混凝土施工结束12h内应覆盖并保湿养护。3.3浇灌结束后的保护措施后浇带浇灌结束后,应采取冇效的保护措施,才能保证后浇带混凝土强度和效能达到设计要求。浇灌结束后,混凝土的养护往往不被重视,在自然环境中的混凝土,凝结过程中水分不断散失,难以保持水泥水化反应所需水分,应对混凝土采取保温、保湿、覆盖养护不少于14d,且在强度未达到1.2N/mm2前不允许上人或堆载。四、建筑后浇带施工重难点后浇带在施工中,因为不同的施工技术人员知识和经验的差异,或方案

8、未经严格计算或未严格执行方案使后浇带模板挡撑过稀以及挡撑焊接不牢固等情况发生。导致收U模不能接受混凝土侧压力,并致使混凝土流入梁内或板内,增加后浇带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