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知识归纳(一)

高考物理知识归纳(一)

ID:21045949

大小:1.58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19

高考物理知识归纳(一)_第1页
高考物理知识归纳(一)_第2页
高考物理知识归纳(一)_第3页
高考物理知识归纳(一)_第4页
高考物理知识归纳(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知识归纳(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物理知识归纳(一)------------------基本的力和运动Ⅰ。力的种类:(13个性质力)这些性质力是受力分析不可少的“受力分析的基础”重力:G=mg(g随高度、纬度、不同星球上不同)弹簧的弹力:F=KxAB滑动摩擦力:F滑=mN静摩擦力:O£f静£fm万有引力:F引=G电场力:F电=qE=q库仑力:F=K(真空中、点电荷)磁场力:(1)、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F=BIL(B^I)方向:左手定则(2)、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f=BqV(B^V)方向:左手定则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

2、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核力:只有相邻的核子之间才有核力,是一种短程强力。Ⅱ。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①匀速直线运动F合=0V0≠0②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初速不为零,③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合与V0的方向关系)但F合=恒力④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⑤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搞清楚是向心力的来源)⑥简谐运动:单摆运动,弹簧振子;⑦波动及共振;分子热运动;⑧类平抛运动;⑨带电粒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带电粒

3、子在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Ⅲ。物理解题的依据:(1)力的公式(2)各物理量的定义(3)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4)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几何关系Ⅳ几类物理基础知识要点:凡是性质力要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对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要知参照物;状态量要搞清那一个时刻(或那个位置)的物理量;过程量要搞清那段时间或那个位侈或那个过程发生的;(如冲量、功等)如何判断物体作直、曲线运动;如何判断加减速运动;如何判断超重、失重现象。Ⅴ。知识分类举要1.力的合成与分解:求F、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αF2FF1θF= 合力的方向与F1成a角:tana=注意:(1

4、)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úF1-F2ú£F£F1+F2(3)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åF=0或åFx=0åFy=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按比例可平移为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三力平衡:F3=F1+F2摩擦力的公式:(1)滑动摩擦力:f=mN说明: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

5、于G;也可以小于Gb、m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2)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O£f静£fm(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3.力的独立作用和运动的独立性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

6、作用时,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就象其它力不存在一样,这个性质叫做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一个物体同时参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时,其中任何一个运动不因其它运动的存在而受影响,物体所做的合运动等于这些相互独立的分运动的叠加。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和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可以分解加速度,建立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式,常常能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VI.几种典型的运动模型:1.匀变速直线运动:两个基本公式(规律):Vt=V0+atS=vot+at2及几个重要推论:(1)推论:Vt2-V02=2as(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2)AB段中间时刻的

7、即时速度:Vt/2==(若为匀变速运动)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3)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s/2=Vt/2=====VN£Vs/2=匀速:Vt/2=Vs/2;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t/2

8、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